第75章 大员湾海战
碧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大员湾海战,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碧海,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台湾城,又名热兰遮城,其原名为奥伦治城,崇祯元年九月,大员长官奉阿姆斯特丹总公司之命,将其改名为“热兰遮城”,华人称为“台湾城”;
在位于台湾城东南方不远的地方,荷兰人建立了一座城镇,名为大员镇又叫热兰遮镇,城镇占地2.5公顷,居民约有三千荷兰人还有一些英国的商人,城镇之上设有仓库、商行、市政厅等。大员镇就是荷兰人对外贸易和收取税金之所,也是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岛的殖民统治中心。
台湾城是荷兰人精心设计并建造的近代欧洲棱堡,共花费了历时十年时间才修建完成,是进入大员湾南航道的必经之地。
棱堡四周有壕沟,以斜坡土堤为台基,墙面用红砖砌成,以糖水、糯米、蚵壳灰、砂捣和一起作为粘合剂,极为牢固,为了防止本地人破坏,其建城的红砖都是千里迢迢从巴达维亚运输来的。
内城为方型,有上下两层。长宽皆为115米,城壁高约9米,厚1.2米,四角棱堡厚1.8米。地下室是仓库,储存弹药、粮食及杂物;上层设有长官公署、教堂、了望台、士兵营房等设施。
外城(四角附城)为长方型,长160米,宽77米,较内城稍低,内有宿舍、办公室、会议厅、医院、仓库等公共建筑。台湾城分为上、下两城,上城又有上下两层,上层最中间是一座四方形的三层建筑,其高度达到了10米。城墙的四周各有一座棱堡,每座棱堡有12门加农炮。在山脚下层又建造了四座半圆堡和两座棱堡,每座半圆堡有3门加农炮,两座棱堡各配置4门加农炮。此外,在城南南方制高点上还有一个碉堡炮台,配置了12座加农炮。在热兰遮最外围又布置了一层木栅栏,挖掘了壕沟。
在防卫上,外城有两个棱堡——荷兰地亚堡、黑德尔兰堡,一个半月堡;内城有四个棱堡——菲力辛根堡、安纳麦顿堡、密特堡、甘博菲尔堡,三个半月堡。每个棱堡和半月堡都装备有三门重炮,合计三十门大炮,可从不同角度发射炮弹,没有攻击死角。
台江内海从北向南共有八个小岛,分别是最北端的北线尾岛,一鲲身到七鲲身等7个小岛,热兰遮城就建筑在一鲲身岛上,地势险要,攻打极难。台湾城的防御主要是针对于海上,其炮台的大炮主要是防备海上战船,就以目前的情况而言,匆忙进攻肯定会遭到炮台的打击。
这对暂无一个落脚营地的郑家军而言,无疑是不利的。
台湾城了望台上,早早就在了望台上的荷兰士兵,目瞪口呆的看着海面之上出现的密密麻麻的数百艘战船,虽然长官早就通知这两天中国的国姓爷将会进攻台湾城,但他们也没有明说会有如此之多的战船啊。
从望远镜中看到的一面面郑字大旗,荷兰士兵压住心中的惊骇,使劲的敲响了望台上的铜钟。这座铜钟还是二十年前从金门抢回来的战利品,现在被放到了望台上,作为示警之物。
铜钟清脆悠扬的声音,一阵阵的向台湾城传播。
台湾城中顿时沸腾起来,一队队的荷兰士兵听到钟声后,迅速冲出营房,向城墙奔去。
台湾长官府中,荷兰人在台湾的最高长官弗里德里克·睽一听到响彻全城的钟声,一些噪杂的混乱的声音传入长官府中。
睽一与台湾评议会的众人,一阵沉默,没有想到这一天还真的到来了。
睽一侧耳聆听一会儿钟声,放下手中的烟斗,说道:“先生们,看起来那几个中国人说的情报是真实的。国姓爷真的率领舰队在这两天内到达了台湾城外。国姓爷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为了福摩萨来的。
先生们,现在需要贡献你们的智慧和力量了。”
政务官吉利斯·柏克斯不在乎的道:“长官,我认为无需担心。国姓爷竟然敢从台湾城前经过,那肯定会受到我军大炮的攻击。只要国姓爷军队进入不了台江内海,那么台湾城将是一座不可攻破的城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