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0章 废品价捡了台大毛轿车,花开春来晚,吹尽狂沙,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快,华潇春又炒好了土豆丝和煎鸡蛋。她担心饭不够吃,又下了一大盆面条。
许丙其看到面条,眼睛一亮,主动说道:“我喜欢吃面条。”
刘圭仁关心地问:“你刚跑了长途,肯定挺辛苦的,还是吃米饭吧?”
谁知许丙其却给出了意外的回答:“一点都不累,开车可好玩了,吃得也挺好。”他这是第一次开车出远门,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出省,而且还是去繁华的沪市,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有趣。
刘正茂像看怪物一样盯着许丙其,笑着问:“路上啃硬馒头,这也算吃得好?”
“跟在家里啃红薯土豆相比,能有白面馒头吃,还有热水能咽下去,这不是挺好的嘛。”
“你说得对!”刘正茂不禁对许丙其有些佩服。当然,从这件事也能看出,许丙其能吃苦耐劳,确实适合开长途车。
“茂哥,你之前让我买两台油印机和钢板,还有十封 A4 纸,我都放在仓库了。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呀?”鹿青好奇地问道。
“你要不讲,我都差点忘了。我想用它们印点简易的标签说明书。明天早上我跟明慧姐交代一下,让她找几个人做临时工,把这事办了。”刘正茂回答道。
“我去仓库给你打临工。”华潇春听到儿子要请人做事,立刻自告奋勇地报名。
“妈,你别捣乱了,在家休息两天,就去帮忙盖房子吧。”刘正茂笑着劝道。
“这都快过春节了,年前还要动工盖房子啊?” 华潇春一脸疑惑地问道。
“一楼的钢筋都已经绑扎完毕,我们争取在小年的时候浇灌一楼的水泥。让它自然风干二十天,这样元宵节过后就可以顺利开工了,不然整个工期就得延长二十天。”刘正茂耐心地向母亲解释着建房的计划。
“那我明天就下乡去,早点把事情搞定,我也能早点安心。”华潇春本就是个急性子,一听这话,立马就做了决定。
整个晚上,俨然成了许丙其的专场。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次出差途中看到的各种新鲜事物,越说越兴奋,那眉飞色舞的模样,仿佛要把所有的新奇都一股脑儿倒出来。
刘正茂实在有些招架不住,便让父亲陪着许丙其继续聊,自己则回房间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正茂就匆匆赶到八号仓。一到仓库,他便径直拿起刚买回来的钢板,全神贯注地刻起蜡纸来。
刚开始,赵明慧正在忙着做仓库里的卫生。等她像往常一样完成每天到岗后的例行工作后,不经意间一扭头,才发现刘正茂正趴在办公桌上专心致志地刻蜡纸呢。
赵明慧不禁心生好奇,走上前去问道:“正茂,你刻这个是要做什么呀?”
“这是商标和说明书。”刘正茂头也没抬,手上的动作不停,嘴里简短地回答着。
不一会儿,蜡纸刻好了。刘正茂紧接着又打开新买的油印机,仔细地调试着油墨的浓度,调试好后,他试着印了几张出来。
只见纸上印着极其简陋的内容,左上角醒目地写着 “大海牌” 三个字,纸的中间位置,“干海鲜礼盒” 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纸的下半部分,用小字写着:“使用说明,用冷水泡发后,可以煮汤、煎炒,此品富含海鲜特有风味,是馈赠之佳品。”
纸张的最下方印着 “常温保质期为半年,本礼盒装盒日期 ---- 年 -- 月 -- 日”。上面并没有后世商品所要求的生产厂家和合格证等标识。
刘正茂心里明白,这时候的人们见识相对有限,便故意省略了很多要素。
这时,老曾和刘德秀也来到了仓库。他们和赵明慧各自拿起一张印好的纸,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内容。
赵明慧一看纸上的内容,立马就猜到刘正茂要推出新的品类了,她疑惑地问道:“正茂,你这是准备装海鲜礼盒呀?可是仓库里现在没有海鲜存货呀。”
“慧姐就是聪明!这眼瞅着快过春节了,有朋友想用海鲜送礼,就拜托我帮忙做点礼盒。干海鲜最迟 25 号就能到。”刘正茂赶忙向赵明慧解释缘由。
“那这个得印多少张啊?”赵明慧又问。
“先印六千张吧。慧姐,你帮忙去请两个临时工来做这事。对了,慧姐,我们现在只有白纸,你想想办法,用红纸印几张出来,我觉得做礼盒用红标签可能会更合适。”
“那临时工的工钱怎么算呢?”赵明慧继续追问。
“你就按照市场价钱给吧,我也不太清楚具体行情。”刘正茂回答道。
一旁的刘德秀赶忙说道:“正茂,我反正在家也没什么事干,你教教我怎么用这机器,我来印,不要工钱。”
刘德秀之所以这么说,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这几天牛大跟着老曾学习装配自行车,这让老曾和刘德秀心里十分纠结。他们满心担忧,生怕牛大日后会分走老曾的装配份额,从而影响自家收入。所以,刘德秀便想着讨好刘正茂,希望能保住老曾这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刘姨,你要是真想做这件事,当然没问题,工钱我肯定照给。”刘正茂秉持着一视同仁的态度,认真地说道。
“印这个看起来也不难,我娘也能做,就让我娘和刘姨来印吧,这样就不用花钱请临时工了。”赵明慧见状,又试探着问道。
“可以呀,你安排就行。但我只有一个要求,印出来的东西必须清晰干净。工钱该给还是得照给,这是规矩。”刘正茂坚持自己的原则,丝毫没有动摇。
“好嘞,我就按你说的办。”赵明慧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安排好了印标签的事情,刘正茂接着说道:“慧姐,杨秋前天和我一起回城了。你想办法通知他,从明天起,他跟着牛炼钢那台车跑,工资待遇就按牛炼钢的标准算。”
“这么说,他从后天就算正式上班啦?”听到这个消息,赵明慧打心底里为杨秋感到高兴,毕竟这意味着杨秋终于有了一份安稳的好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