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9章 全力一战,战国帝业,君子于役,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临淄。
田到将赵国提出的议和条件禀告给了齐王建。
“这…这条件也太苛刻了!”齐王建在听完赵国提出的议和条件以后,顿时就觉得不能接受。
赵国要求齐国割让黄河以北的全部土地,这倒是无所谓,赵国在河北的土地也就剩下北徐州附近那几座小城,给赵国也就给了。
只是这聊城可是军事重地,万万不能拱手让给赵国,高唐就更不用说了那是齐国五都之一。
更可气的是赵国还要齐国向赵国称臣,甚至还要太子去做人质。
“赵国未免有点欺人太甚了!”齐王建气愤的说道。
太子升也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拱手道:“父王,赵人既然咄咄逼人,那我齐国也只有背水一战。”
“大王,战吧!”群臣纷纷站起来请战。
齐王建看向后胜,想看他的态度。
后胜坐在席位上,闭着眼睛装睡。
他刚跟田秀恢复了生意上的往来,可不能再去惹赵国了。
齐王建又看向周子。
周子看着齐王建,没有说话。
这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周子也觉得田秀开出的价码有点太高了。
齐王建见状,愤而起身,怒道:“赵国既然一定要战,那寡人奉陪到底。太子,你立刻率领二十万大军驻防聊城,赵军要是敢来,一定要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唯!”
“大将军!”齐王建又看向季无然:“请你立刻前往淮北坐镇,震慑楚国。”
“唯!”
周子终于说话了:“大王,我们这次与赵国的这一战非同小可,万不能掉以轻心。臣建议,立刻派人出使韩,魏,楚请他们出兵支援,如果他们不愿支援,也要让他们出面调停。”
“这……”齐王建摸着胡须,面露迟疑。
齐国找三国求救,肯定不能白求,得给好处。
如今的齐国已经非常虚弱,齐王建不愿意再割肉给三国。
太子升拱手说:“父王,上次赵国发动四国联军,尚且被我齐国打退,这次来的如果只有赵国,儿臣定将这些贼寇杀的片甲不留!”
齐王建大喜:“好,太子忠勇可嘉。”
说着,齐王建看向周子,道:“不过周子说的也有道理,外援我们还是要争取一下的。”
“大司行!”齐王建看向田到,吩咐道:“你亲自去魏、楚走一遭,多备些礼物,告诉魏王和楚王,这次是赵国挑衅在先,请他们不要帮助赵国。”
“唯!”
田到应了一声,抬起头又问:“是否要向魏国楚国求救?”
齐王建摇头:“不必了,只要他们保持中立,区区赵国寡人还是可以应付的。”
邯郸。
田秀也在宫中召开了一场朝议。
李斯脸色沉重的禀报道:“丞相,臣已经派人到魏国和韩国走了一遭,魏王和韩王都不愿意帮助我们讨伐齐国。”
“哦?”田秀闻言面色一沉。
魏国和韩国这次不愿意帮助赵国,难道是要倒向齐国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可就麻烦了。
韩国齐国魏国一旦抱成团,赵国很难把这三国打败。
即便是能将三国打败,自己也会元气大伤。
楚国很可能会趁这个机会捡一个大漏。
“丞相!”李斯看田秀脸色不好,又急忙禀报道:“不过,韩国和魏国都做出了承诺,他们会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不会帮助我们两国任何一方。”
田秀闻之,大松了一口气。
韩国魏国只要不帮忙,齐赵单挑,赵国的胜算很大。
田秀又问李斯:“楚国那边是什么态度?”
李斯拱手说:“楚国那边的态度不明,既没有明确表示要支持我们,也没有表示要帮齐国。”
田秀摸着下巴思索片刻,道:“楚国态度不明,恐有变数。传我命令,加强巴蜀、蓝田、武关各地的防守,以防楚国突然发难。”
“唯!”
“传令,征集邯郸、燕地、晋阳、河西、关中各处兵力,孤这次要以倾国之师荡平齐国!”
“唯!”
朝会散了以后,田秀独留李牧。
“大将军!”田秀亲自给李牧倒了杯热茶,道:“这次我想以大将军为将统兵伐齐,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李牧说道:“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善!”田秀点了点头,又道:“对付齐国,大将军以为要多少兵力?”
李牧想了想说:“若只是想要打败齐国,逼迫齐国割让城池只需三十到四十万大军。但若丞相真的想荡平齐国,非得要六十万人不可!”
田秀闻言,心里陡然一惊。
六十万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赵国倒不是征不出这么多人,而是很难负担起这六十万人的后勤。
六十万人每天人吃马嚼,那可真是天文数字。
两国万一再出现长平之战那种拼粮的局面,赵国可能会有被齐国拖垮的风险。
田秀用商量的语气说道:“大将军,部队的人数能不能少一些?”
“不行!”李牧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说道:“丞相,齐国是霸主遗业,底蕴雄厚,上次的战争已经证明了,齐国有着恐怖的动员能力,齐王如果穷兵黩武,完全可以拉起六十万大军和我们对垒。
所以臣要六十万军队,已经是底线了,再少的话就会重蹈上一次战争的覆辙。”
田秀点了点头,认同了李牧这一番话。
只是,真的要出动六十万大军,田秀还是有点难以下这个决心。
顿了顿,田秀又对李牧说道:“大将军,六十万大军孤可以给你。只是那么多人是不可能一次征齐的。就是想一口气把六十万大军征齐,非得到明年开春不可。”
李牧说道:“这没有关系,大军可以分批次开往战场,臣只需二十万大军就可以出征,后续的四十万大军只需慢慢运来。”
田秀闻之,点头道:“丞相预估这场仗要打多久?”
李牧闻言,立即应道:“丞相,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臣也不能确定,这场仗到底要打多久。不过臣估计我军要是一城一池的和齐国打,这仗可能要打三年五载。
如果我们能和齐军来一场大规模的主力会战,就像当年的济西之战,能够抓住齐军主力一举歼灭之,战争有望在一年半载内结束。”
田秀闻言,面色沉重的点头:“既然如此,那此役就要拜托给大将军了。”
“臣遵命!”
田秀刚回到府邸,玉漱公主就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