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带着康敏去大理 七
刀剑笑红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0章 带着康敏去大理 七,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刀剑笑红颜,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地浮现出一个画面:若能看见师尊此刻迅速伸出有力的手臂,稳稳地护住母亲的模样……
这个念头刚刚在脑海中冒出来,他的耳根便“唰”地一下烧得通红,就连耳后那细密的绒毛,都透着丝丝热气。
在他的心中,师尊一直都是那顶天立地的战神,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地散发着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
而母亲,则是这世上最柔美的花朵,温柔而娇艳。
他觉得,若能被师尊这般的英雄护在羽翼之下,那便是世间最美好的事。
想到此处,他只觉得喉咙一阵发紧,不由自主地狠狠咽下一口口水,仿佛想要借此平复内心那如潮水般涌动的复杂情绪。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彻底笼罩了整个大地。
此时,段乔的睫毛上不知何时已凝了一层薄薄的霜,在微弱的星光下闪烁着点点微光。
他静静地望着远处山坳里那忽明忽暗的灯火,眼神逐渐变得迷离起来,仿佛在那灯火之中,看到了未来的模样。
他幻想那是他们未来的家——
师尊威风凛凛地坐在主位上,认真地指点着武学,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科玉律;
母亲则在一旁,面带微笑,亲手烹茶伺候,动作优雅而娴熟;
而他,就静静地侍立在侧,一脸崇敬地听着师尊讲述那些精彩纷呈的江湖轶事。
每当看到母亲为师尊细心地整理衣襟,他都觉得这画面仿佛本该如此,仿佛从天地初开之时,就注定要有这般完美的组合。
车轮滚动的声音,渐渐与他的心跳重合在一起,仿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
他紧紧地握紧缰绳,仿佛那是他与未来美好生活之间的纽带。
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等进了大理,等师尊成功助母亲登上后位,他们就真正成为一家人了。
那时,他便能光明正大地叫一声“父亲”,在他的认知里,这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圆满、更幸福的事了。
在萧峰带着康敏和段乔踏上前往大理的路途之际,
他已然精心部署,命令丐帮弟子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消息传播行动,
要将“段乔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私生子”这一重磅消息,
毫无保留地扩散到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暮春时节,轻柔的风宛如灵动的精灵,裹挟着如雪的柳絮,悠悠然掠过繁华热闹的汴梁城。
醉仙楼的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
在酒楼的角落里,两名丐帮弟子刻意压低了斗笠,神色看似轻松地碰杯,
然而那压低的声音里却透着几分神秘。
浑浊的酒液随着他们的动作晃出杯沿,
其中一人低声开口:“兄弟可听说了?大理镇南王在外竟有私生子!”
他的话音还未落,邻桌的说书人手中的惊堂木“啪”地一声重重拍下,
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列位看官,今日且听那段氏遗珠段乔的传奇身世——”
这消息,恰似那燎原的星火,顺着漕运的商船,沿着驿道的快马,
以中原腹地为中心,向着四方如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
丐帮八袋长老赵阔,此时正站在襄阳城那高大厚重的城墙上。
他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一丝轻蔑,将手中的竹杖重重顿在地上,
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望着下方如潮水般蜂拥而来的江湖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随后,二十名丐帮帮众按照事先的安排,不着痕迹地分散混入人群之中。
只见有人装作普通的商旅,在客栈里从容歇脚,
趁着与旁人闲聊的间隙,往茶碗里添上一句“段乔公子不日将归大理继位”,
那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
还有人扮成四处游方的道士,在城隍庙前摇头晃脑地算卦,
口中念念有词:“大理龙脉将转,天命所归者姓段名乔”。
这消息,就如同水中泛起的涟漪,一圈圈不断向外扩散。
仅仅三日,便传至蜀中唐门,引得唐门众人一阵议论纷纷;
五日后,更是惊动了西夏皇宫,让西夏朝堂上下也为之侧目。
在扬州那风景如画的瘦西湖上,一艘精致的画舫悠然飘荡。
龟婆正捏着帕子,与身旁的人调笑逗趣:“姐姐可知?康敏娘子带着小郎君要回大理当太后啦!”
就在这时,琵琶弦突然“嘣”的一声崩断,
那突兀的声响打破了原本的和谐。
乐女惊愕地望着对岸疾行而过的丐帮弟子,
指尖因为用力过度,渗出的血珠缓缓滴落在曲谱上,洇出一朵朵诡异的红梅。
而在同一时刻,岭南的十万大山里,瑶族寨主举着火把,神色严肃地召集族人。
山风呼啸,卷着松涛的轰鸣声,
他大声说道:“中原传来消息,大理要变天!”
在这山风的助力下,段乔的名字被送往了更为遥远的边陲之地。
丐帮弟子们为了传播消息,可谓是各出奇招。
他们有的扮作樵夫,背着沉重的柴薪,在蜿蜒的山径上与旅人热情攀谈,
看似不经意间,就将段乔的身世娓娓道来;
有的则化身货郎,手中摇着拨浪鼓,那清脆的鼓声在街巷中回荡。
他们把段乔的身世,混着胭脂水粉一同兜售给过往的行人。
短短七日,长安城那热闹非凡的朱雀大街茶肆里,
书生们争相传阅手抄的“段氏秘辛”,或皱眉思索,或低声议论;
敦煌的驼队歇脚时,异域商人用那生硬的汉话,夹杂着奇怪的口音,热烈地议论着“大理新君”。
一时间,段乔之名,几乎传遍了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了江湖中人人热议的焦点话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