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以工代赈
一笑付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以工代赈,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一笑付苍穹,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是真打心眼里佩服,五体投地那种!”
说着,还竖起大拇指,在王铭眼前晃了晃。
王铭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嗨,小侯爷,你可别捧我了。
我这啊,就是把以前书里看到的、别人总结的经验拿过来,
稍微摆弄摆弄,真没啥了不起的。”
小侯爷可不干了,眼睛一瞪,
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着急说道:
“那能一样嘛?
同样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
咋别人就想不到,偏偏你就能跟开了窍似的,一下子想出这么妙的主意?
你就别谦虚了,这不是天才是啥?”
王铭哈哈一笑,调侃道:
“小侯爷,你这可就有点夸张了,
还天才呢,我看我就是个书呆子,
多读了几年书,肚子里多了那么点墨水,凑巧就用上了。
行了行了,咱也别在这儿商业胡吹了。
你呀,有这闲工夫,不如赶紧出城多溜达溜达,
看看下面准备得咋样,有啥问题好及时解决。
我呢,现在困得眼皮子都快打架了,
得赶紧回房补个大觉去。”
小侯爷赶忙点头,关切地说道:
“哦,好嘞,王兄你快去吧,可别累坏了身子。
这救灾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得慢慢来。
你放心,就凭你这周全的计划,我敢打包票,
紫山县往后绝对不会再有人饿肚子,
要不了多久,准能恢复得跟以前一样热闹!”
王铭露出欣慰的笑容,点头说道:
“嗯,我也相信肯定能行。
不过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儿,多监督着点儿,别到时候出啥岔子。
有问题不怕,咱及时解决就成。”
“对呀,没错!
好嘞,那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我这就出城转转去。”
小侯爷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准备走。
“哎,等一下,小侯爷。”
王铭刚转身,又突然想起什么,
赶忙叫住小侯爷。
小侯爷停下脚步,一脸疑惑地回头:
“还有啥事啊,王兄?”
王铭走上前,神情认真地说道:
“是这样,你让手底下的人再去放放风声,
务必让所有灾民、难民,还有本地的老百姓都知道。
以后来咱们这儿的难民和百姓,不管男女老少,
等城外那些荒地翻耕完,每人都能免费领到十亩地!”
“啥?分土地给他们?!”
小侯爷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
嘴巴张得都能塞下个鸡蛋,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在历史上可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儿啊!”
王铭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朗声说道:
“嘿,小侯爷,都啥时候了,还管什么历史先例不先例的。
你瞧瞧城外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荒地,就那么扔着,多浪费啊!
分给灾民和老百姓种,就算只有一半能种出东西来,
那养活整个紫山县也不在话下呀!”
小侯爷还是有些犹豫,皱着眉头说道:
“可是,这事儿是不是得上报给朝廷,让陛下定夺啊?
咱擅自做决定,万一……”
王铭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
“哎呀,小侯爷,你想啊,
现在离朝廷那么远,等咱们把奏报送上去,
再等陛下批复下来,这一来一回,得耽误多少时间?
错过这个播种的时节,今年的收成就全泡汤了!
咱们先把事儿办了,事后给朝廷写份详细的奏章说明情况就行。
朝廷肯定也能理解咱们这儿受灾的难处,
按照惯例,受灾地区不是都免三年粮税嘛,
这事儿合情合理,朝廷能不同意?”
小侯爷摸着下巴,思索片刻,说道:
“嗯,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可这不同以往啊,这是直接给那些灾民分土地,又不是开垦的荒地……”
王铭拍了拍小侯爷的肩膀,说道:
“这不就结了嘛!
无主土地就当是让百姓开荒了,
朝廷既然支持开荒,咱这事儿就没啥问题。
你就别犹豫了,赶紧去安排吧!”
小侯爷这才下定决心,一拍大腿,说道:
“行!王兄,就照你说的办!
我这就去安排。”
“呵呵,好嘞!
既然主意已定,你麻溜儿地派人把风声放出去,
能多招揽些难民和灾民就多招揽些。”
王铭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透着狡黠与自信,
抬手轻轻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琢磨琢磨,
他们在别的县城,那可不就跟烫手山芋似的,甩都甩不掉嘛!
但到了咱这儿,那可都是能让这地盘儿焕发生机的宝贝疙瘩呀!
与其让周边县城被这些灾民搞得焦头烂额,
还不如咱来个‘英雄救美’,
把他们都接过来。
既能救下这些灾民的小命儿,又能给别的县城解决大麻烦,
这买卖,稳赚不赔呀!
我瞅着,只要消息一放出去,
周边那些个县城超过百里地的灾民,
准跟被花香吸引的小蜜蜂似的,一股脑往咱这儿涌。
那些个县城的县令估计得乐疯了,到时候还不得敲锣打鼓来感谢咱呀!”
小侯爷听着王铭这一番话,眼睛越睁越大,
脸上的兴奋劲儿如同灿烂的烟花般绽放开来,
他用力一拍大腿,眉飞色舞地回应道:
“没错呀,王兄!
您这高招一出,半个黄州的灾情,
那可不就跟热汤泼雪似的,轻轻松松就解决啦!
哈哈,我之前想破脑袋都想不到办法,
没想到您简简单单一个计策,就能把整个黄州的救灾工作搅活起来,
简直神了呀!
这要是传出去,不得惊掉众人的下巴!”
王铭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伸了个懒腰,笑着摆了摆手,困声说道:
“行了行了,就别搁这儿捧我了,
我困得眼皮子都快黏一块儿了,得赶紧去补个觉。
再聊下去,我怕我得站着睡着了,走了。”
说完,他脚步踉跄,走起路来就跟喝醉了酒似的,
一晃三摇地朝着房间走去,准备继续他的美梦之旅。
“好嘞,您快去吧,可别累坏了身子。”
小侯爷看着王铭的背影,关切地喊道。
王铭一走,小侯爷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
精神抖擞地大手一挥,对着身边的护卫们大声下令:
“兄弟们,跟我走,咱去城里城外巡查监督!
这准备工作可得做到前头,容不得半点马虎!”
虽说正式开工还得等到明天,
但小侯爷心里清楚,
这前期准备就跟打仗前的排兵布阵一样重要,必须安排得明明白白。
于是,
小侯爷开始有条不紊地把各项任务分配到每个人手中。
只见他一会儿跑到四大校尉面前,
拍着他们的肩膀,严肃又认真地说道:
“你们几个,负责人员分配这块儿,
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活儿,可别搞出乱子来。
要是出了岔子,我可拿你们是问!”
一会儿又找到程家主,满脸笑容地说道:
“程家主,物资整理这块儿就全靠您了,
您老经验丰富,可得多操操心,确保物资万无一失啊!”
接着又对着程雅和各位师兄弟们、黑衣卫首领等一一安排任务,
每个人都领了自己的“军令状”。
当然,苍云镇那边的安排也不能落下。
小侯爷心里明白,这些都得和王铭一起商量着决定。
但这会儿王铭去休息了,他作为小侯爷,
自然得扛起这份责任,义无反顾地挑起主持前期工作的大梁。
这一整天,
小侯爷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外面转个不停。
一会儿在这儿扯着嗓子指挥人员,
一会儿又风风火火地跑到那儿查看物资情况,
忙得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整个人灰头土脸,风尘仆仆的。
虽说身体累得像散了架似的,精神也疲惫不堪,
但他的眼神里却始终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对这一切不仅没有丝毫抱怨,反而甘之如饴。
回想起刚到紫山县的时候,看着那一片凄惨景象,
他心里真是一片茫然,完全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感觉自己就像只无头苍蝇。
可现在不一样了,王铭的出现就像给他黑暗的世界里点亮了一盏明灯。
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紫山县在他们的努力下,
重新焕发生机,变得比以前更加繁华热闹。
想到这儿,他的心情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激动得难以自持。
他恨不得马上按照王铭的规划大干一场,
让所有人都瞧瞧他们的厉害,到时候肯定能震惊四方!
他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踏上了一条金光大道,
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想着想着,
他忍不住得意地“哈哈哈哈”笑出声来,
那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自信与期待,
他不知道的是,更让他欣喜的还在后头呢。
......
话说王铭这些政策刚一公布,
好家伙,那可就跟热油锅里滴了水,一下子炸开了锅,
引起了好大一阵恐慌和杂乱。
“啥?!朝廷要停了咱们的救济粮?
那往后我可就没饭吃,没粥喝啦!”
一个瘦骨嶙峋的汉子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叫嚷着。
“可不是嘛,难道朝廷这是打算不管咱们,
把咱们给扔这儿自生自灭啦?”
旁边一个裹着头巾的妇人也跟着哭丧着脸附和道,
“怪不得之前给咱每人发了二十斤粮食,敢情是这个打算呐!”
“哎呀,照这么说,朝廷莫不是也没粮食了?
那咱们可咋办,难道就坐这儿等着把这点粮食吃光,然后饿死?”
一个老者唉声叹气,满脸绝望。
“实在不行,
咱拿着这点粮食往其他州逃荒去吧。
省着点吃,兴许还能走出这黄州。”
有人提议道。
“是啊是啊,看来这儿是待不下去喽,还是赶紧走吧。”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嘈杂的声音就像一群受惊的麻雀,叽叽喳喳地直冲云霄。
这混乱之中,也不乏一些想趁机闹事的人。
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伙扯着嗓子大喊:
“我可不管那么多,朝廷必须得管咱们!
不然的话,哼,我知道粮仓里有那么多粮食,咱们就去抢!”
“对,抢粮!抢粮!”
一些不明所以的人也跟着瞎起哄,现场愈发混乱起来。
不过呢,这慌乱来得快,去得也快。
就听小侯爷一声令下,
“哗啦”一阵,所有军队齐刷刷出动。
那些兵卒们在各自校尉和总旗的带领下,
骑着高头大马,马蹄“哒哒哒”地响,
脚步“腾腾腾”地迈,那整齐的步伐,
铿锵有力,仿佛大地都跟着震颤。
转眼间,就把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些灾民们,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城外的,
一看这阵仗,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在这绝对的军事力量面前,任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啊。
校尉和总旗们看着渐渐安静下来的灾民,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紧接着开始宣传下面的内容。
“你们都听好了!”
一个校尉扯着嗓子喊道,声音洪亮得就像洪钟,
“这次搞的是以工代赈,以后确实没有免费的粥给你们喝了。
但要是你们想要粮食或者银钱,那就得干活!
谁要是偷懒不干活,就别想有粮食吃!
但这可不是朝廷不管你们,也不是大人们要放弃你们。
这可是小侯爷和王县伯一起商量制定的办法。
你们谁要是有意见,谁敢反抗,站出来试试!”
这话传到众多灾民耳朵里,大家心里的慌乱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以工代赈?
这不就是干活领工钱嘛!”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挠挠头说道。
“对呀,这本就合情合理嘛!
虽说没了免费的粥,可干活领钱或者领粮食,也不是啥坏事呀。”
一个大叔在一旁点头赞同。
“是啊,咱本来就是泥腿子,
平日里不就是在地里刨食嘛。
这活儿,估计比种地还轻松点呢。”
又有人跟着说道。
“对对对,是这个理儿。”
“......”
众人听了,纷纷低声相互商讨起来。
比起刚听到取消救灾粥棚那会儿,
这以工代赈的事儿似乎更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不就是干活挣钱嘛,大家心里想着,这咱会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