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弘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论功行赏,十年恩怨十年剑,戚弘毅,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南叛乱平定,将士回城休养。
御史于文正在书房之中,奋笔疾书,将西南平叛之战来龙去脉,细细写出,欲奏报天子。
于文正不知道的是,在他还在写奏报的时候,已经有一封奏报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去了。
那封奏报出自留守镇南城的雄关精骑监军蔡文华之手。
刚一听到顺利平叛的消息,他便立即写好奏报,将多数谋略和功劳安插在自己的头上,安排心腹快马疾驰,直抵京师。
心腹出发之前,蔡文华还特意在他搜刮的民脂民膏之中精心挑选了几件珍奇宝货,送给自己的义父严蕃。
于文正用了很久,才将奏报写好,力求真实详尽。
可是,他仍不得不隐去了陈忘的奇谋和归云山庄之事,这是陈忘的要求。
“什么?西南平定,你的奇谋妙计功不可没,为何不能向圣上表功?”当陈忘特意寻他提起此事的时候,于文正便惊奇地问过。
陈忘却说:“我一介江湖散人,路见不平,逞些小计,不值一提。不仅仅我,还请御史大人也不要向皇上提起归云山庄之事。”
“为什么?先生大才,我甚至可想举荐先生入朝为官,造福一方,为何要……”于文正没有立即答应,反而疑问更多。
陈忘却轻轻摇了摇头:“我身上背负的太多,也有自己的路没有走完。”
“朝堂昏暗,方致平南王生出野心,你无意此道,也在情理之中。”
于文正没有强求,他明白,对于这样的人,也强求不得什么。
突然,他话锋一转:“史载本朝开国之始,太祖也曾得江湖豪侠拥护,一统江山。彼时天下初定,外族虎视眈眈,初代武林盟主韩霜刃率各路侠士与朝廷共御外敌,那是何等景象。后太祖封锦衣,监查奸佞贪官;韩霜刃创黑衣,裁决江湖纷争,开盛世之象。可如今呢?朝堂派系林立,相互攻讦;江湖分崩离析,彼此仇杀。如此局面,国人浑浑噩噩,却不知外族早已蠢蠢欲动。北有胡虏虎视眈眈,南有倭寇祸乱连连。就连平南王朱昊祖,都欲据西南而图天下。王朝离德而不自知,江湖离心而不自觉,离心离德,已至危急存亡之时。”
于文正越说越激动,心绪翻涌,不得平静。
许久,他才接着说:“遥想十年前,还是一片繁华盛景。若是那少年盟主项云能以韩霜刃为榜样,若是他不因一时贪欲在盟主堂杀人,若是前太子朱炳瑞不替他求情……”
于文正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的听众已经默默走远了。
奏书即将写完,但是有些事,于文正还要当面奏报天子:那是关于平南王与严蕃的种种交易,虽然平南王畏罪自杀,死无对证,可是,他的侄子朱大昌还在,那些流入京城的苦茗,究竟落到谁的府中?
说到苦茗,于文正想到那些被狼卫灌以苦茗之毒以控制的西南官员家属们。
于是他将奏报封存,派人送往京师,自己则去城中医馆探望。
一到医馆,于文正首先找到负责医治的芍药,询问情况,没想到芍药竟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苦茗之毒有解了。
“前几日还苦无头绪,如何突然有解了?”于文正疑问片刻,又摸了摸芍药的小脑袋,称赞道:“芍药小丫头,没想到你还是个小医仙呢!”
“不不不,不是我,”芍药说着话,跑到医馆之中,拉了另外一个姑娘前来:“是香香,她会解苦茗之毒。”
“黑衣寒香,见过御史大人。”寒香见到于文正,礼貌行礼。
于文正看着这个小姑娘,疑惑道:“你小小年纪,如何知道苦茗之毒的解法?”
寒香听于文正有疑问,回答道:“凡毒物,百步之内必有其解。苦茗生有奇香,能堕人心志,但其实最先食用此物的,并非人类,而是与苦茗相随而生的剧毒之蛇响尾蝮。此蛇能食苦茗而无恙,因其蛇胆能化毒而已。”
“小小年纪,竟有此等不凡见识,我今日算是开眼了。”于文正由衷夸赞。
“其实,这并非是我的功劳,”寒香坦言:“早年间,母亲因事流落安南,见镇民栽种苦茗为业,加工之时常常染毒,深受其害。母亲不忍,百般辛苦,制出解法,造福镇民。”
寒香说到此处,戛然而止,至于镇民忘恩负义,害死凌若蕊之事,并未提及。
好在天道轮回,善恶有报,安南镇镇民最终都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
于文正也在心中感慨:“如此作为,才是黑衣本来面目。可惜,如今黑衣却沦为杀手,实在可惜可叹。”
出了医馆,于文正恰逢越涧来寻他,越涧看到于文正,拜道:“大人,天道军的事,越涧已安排妥当了。”
西南一役,折损官兵甚多,于文正有意保举赵向南将军之后赵子良加入官军,保卫西南,遂派越涧前去打听。
如今见他前来,于是问道:“怎么样,赵子良答应了吗?”
“他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还需请示天道军首领洛人豪,再行定夺。”越涧回复道。
于文正点点头,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静静等待着结果。
此时,洛人豪正与项人尔、李诗诗二人一起,以鹤田正雄首级祭祀洛人豪之弟洛人杰以及李诗诗之父李鹤年。
从项人尔口中,洛人豪得知御史于文正有意纳赵子良为将,使其子承父业的消息。
这边祭祀完毕,洛人豪又找到赵子良,一起祭祀天道军死难将士,告慰英灵。
无数灵牌中,季如风、阮峰、广秀的牌位在最前面。
其中,季如风的供桌之上,放着王豹(王化及)的人头。
叩首之后,赵子良试探地问道:“大哥,此事过后,你有何打算?”
洛人豪却一眼看穿了他:“子良,你是将门之后,父亲蒙冤受屈,才沦落山中。听说于大人找你谈过,想你继承父业,为朝廷建功。”
“大哥,你都知道了,”赵子良感到惊讶:“其实,跟大哥在一起的日子也很好,只是……”
“不必多言,你心里怎么想的,大哥还能不懂?”洛人豪走上前,拍了拍赵子良的肩膀:“人各有路,你想走,我不留。”
“大哥,你呢?不如和子良一起参军,咱们兄弟还在一块儿。”赵子良没想到洛人豪答应的这么爽快。
“参军不是我的志向,”洛人豪道:“我欲重开金刀镖局,振兴祖上基业。早晚有一天,我的金刀镖局会同父亲洛彪的洛家镖局一样,成为天下第一镖局。”
说完话,洛人豪看向赵子良,托付道:“至于天道军的弟兄们,就托你照顾了。”
“大哥,参军乃子良一人之志,天道军是大哥的,子良怎敢擅领?”赵子良见洛人豪欲将天道军托付给自己,急忙推辞。
“傻小子,天道军有上万人,大哥走镖可养不活这么多人,”洛人豪笑了一阵,随即告诉赵子良:“天道军,除却愿意归耕田园的,我再挑一些好手,余下众人,皆交由你统帅。兄弟们交给你,大哥才能放心啊!”
赵子良挠挠头,也觉得自己没有洛人豪思虑周全,于是接下托付,道:“大哥放心,我定会照顾好兄弟们。”
洛人豪看着赵子良,告诉他:“虞庆之和乌云龙两位兄弟,我也想留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