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本质
庄周的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3章 本质,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庄周的花,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队长杨国安扯着嗓子把脚盆国覆灭的那几句报道在喇叭里翻来覆去喊了足足五六遍。
接着,已经上任半个月,村里的正经广播员杨顺子接过被杨国安攥皱巴巴的报纸,把这篇报道从头到尾给村民们大声读了一遍。
杨家村的村民们也从一开始茫然又不可置信的震惊,快速转换成了“老天爷终于开眼“,“娘的,总算遭报应了”的狂喜。
抖着嘴唇一直重复着“好!好…好…”的村民。
解恨地不停拍着自己大腿的村民。
激动地胡乱拍打着旁边人的村民。
想起曾经死在鬼子刺刀轰炸下的亲人,又哭又笑,涕泪横流的村民。
太多浓烈的情绪需要宣泄,有人甚至一溜烟跑去库房把落了一层灰的铜锣都又拿了出来。
自从有了广播喇叭,村里这面大事专用的铜锣已经很久没有出场过。
单一的锣声是有些刺耳的。
但此时,听着这一声声没有任何节奏感,却又是用尽全力敲打出的响亮锣声,村民们每一个都觉得无比振奋和悦耳。
视野放大。
相似的场景,同样的狂喜,同样的振奋,同样的激动。
正发生在花国大地的各个角落。
****
杨家老太爷杨丰收从林安芝口中得知原来鬼子们只是亡国,并没有跟着灭种后,虽然内心很是失落遗憾,但还是迅速调节好了心情。
照旧拄着拐杖划船般冲到村口,满面红光的老太爷先是用拐杖敲了几个手舞足蹈发出驴叫的小辈,这才有条不紊地开始主持大局。
“你,你,还有你,你们几个腿脚快的,去洗把脸,然后去供销社买炮仗!
多买几挂,买最大响的!这种大喜事,必须得热闹…”
杨丰收指着几个年轻后生说了两句后,看向了一旁还在红着眼睛傻笑的大队长杨国安。
“国安,今天这事是咱们杨家,也是全杨家村的大喜事。我老头子觉得必须得好好办上一场,你没意见吧?”
看似在询问,但杨丰收说话的同时还把手里拐杖往前重重敲了敲。
瞅了眼已经插到土里的拐杖,杨国安立刻应道,“没意见,没意见,这是村里大事,确实得好好庆祝一下,太爷您安排就行,大家伙都听您的!”
杨国安肯定,只要自己敢说半个“不”字,下一秒,老太爷手里那根入土三分的拐杖就会抽出来砸他身上。
杨国安很配合,但杨丰收脸上却浮现出嫌弃。
“听我的你还不赶紧给他们钱跟票!!老瞅着我干啥!我脸上有炮仗卖啊!”
恨铁不成钢地瞪了杨国安一眼,杨丰收想到什么,顿了顿,接着道,“公账上的钱要是不趁手,去我家找二柱拿!这种喜事把我棺材本用了我都高兴!”
“对了…”杨丰收正了正神色,腰板也严肃地挺直两分,“再买些香烛纸钱,这种大喜事,祖宗那边也得告诉一声……”
花国人有两大特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家祭无忘告乃翁。
杨丰收这句话落下,人群里,不少村民都忍不住跟着开口。
“对,这么好的事,得让祖宗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我家也得买点香烛纸钱,孩他娘就是因为鬼子没的,现在终于报仇解恨,得让她知道这个好消息……”
“我家老大唉……三全啊,帮我家也带些香烛纸钱回来……”
“俺爹娘,大哥,还有小妹…俺也得好好跟他们说道说道这些总算遭报应的小鬼子们……香烛纸钱确实不能少……三全,驴子,你们等我一下,俺这就回去拿钱……”
“我也回去拿钱……”
被安排去供销社买东西的几个年轻后生很快被人群包围,原本聚在一起的村民们说着说着,不少人更是转身打算赶紧回家取钱。
在杨丰收提起拐杖准备开训的前一刻,杨国安率先朝人群吼了一声。
“都给我安生点!”
“吵吵嚷嚷像什么样子……”杨国安皱着眉一边抱怨,一边
从怀里摸出个本子,“谁家要啥提前想好,然后派俩代表,一个人回家取钱票,一个来我这登记……”
杨国安身前瞬间排起长队。
杨丰收欣慰地看了眼自家这个脑子总算恢复正常的大队长,转头继续自己的安排。
“老三,你带几个人,再杀头猪。”
“嗯。”这是村里的杨三太爷,在各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这块很有造诣,也是村里人狠话不多的代表人物。
“二柱,铁牛,你俩领人去祖坟那边先拾掇起来。”
“好,爹,俺们这就去。”
“晓得了。”
这是杨丰收的六十多岁的老儿子和另一个六十多的年轻老头。
“大平,大虎,你们跟村里壮劳力们继续把地里活计干完。”
大平是林安芝的亲爹林大平,大虎是大队长杨国安的大儿子杨大虎。
“赵家闺女,你领人开始搭灶吧……”
这说的是林安芝的资深粉丝赵小草。
“王家小子,地里活计你帮那些小崽子们盯着些。”
王家小子是王大花的亲大哥,65岁的王大成。
最后,杨丰收看向今年68岁的林山根。
“山根老弟,咱俩去看看再添补点啥供品……”
***
全体村民在杨丰收的安排下风风火火各自忙活起来。
傍晚。
太阳刚开始下落。
去镇上买东西的三个年轻村民也赶着驴车回到了杨家村。
刚进村,三人就被已经守在村口好一会的大娘们围了起来。
看到驴车上的东西,大娘们不可置信地来回翻了好几遍。
“你们咋回事?!咋才弄了这么点东西回来??”
“就两挂炮?两堆纸钱?这…这够谁用啊?!”
“你们把钱弄丢了还是供销社关门了??”
大娘们又惊又急,嗓子都破了音。
而三个年轻村民涨的满脸通红。
“我们去晚了,想要的东西全卖光了……”
“我们跑了好几个地方,但旁边人说炮仗,香烛,纸钱这些东西都可早就被大家抢空了……”
“这两挂炮仗跟纸钱是碰见刘家村的人……他们看我们是杨家村的……送给我们的……”
带着全村人的期望去采购物资,最后才领回这么点东西,三个老实巴交的黝黑青年羞愧地脑袋垂的一个比一个低。
这时,得到消息的杨丰收也赶了过来。
统筹全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杨丰收同样不可置信地看着连板车一角都没占满的那点可怜物资。
大家都高兴,都想庆祝,也都想赶紧给先人们说一下这件大喜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