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先知陈小狗
爱听故事的小唐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先知陈小狗,破案加修为,从捕快到天下第一!,爱听故事的小唐人,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世平捋须道:“起来吧。贫道与李大人此来古宁镇,是为了一桩案子……”
“先知陈小狗?”
杨德彪反应贼快,脖子一伸,光头在阳光下锃亮。
李正峰颔首。
杨德彪立刻一拍脑门,满脸堆笑:“哎哟喂,那诸位大人先莫在此处干耗着详谈。”
“眼瞅着饭点儿到了!古宁镇虽是小地方,但这地界儿卡着商道咽喉,来往的骆驼商队比蚂蚁还多!”
“镇上倒也有一两家能撑场面的酒馆,厨子手艺,啧啧,能把舌头鲜掉!”
他搓着手,眼珠子放光,
“不如咱们移步过去?边吃边聊,岂不快哉?美酒佳肴佐着案子,保管思路倍儿清亮!”
李正峰摇头:“就在驻点用饭吧,让店家送菜过来。外头人多眼杂,鱼龙混杂,终归不便。”
杨德彪恍然大悟,满脸钦佩得仿佛见了神仙:
“高!大人实在是高!是卑职这榆木疙瘩思虑不周了!”
“还是大人深谋远虑,滴水不漏!”
“那这么着,大人们可有甚忌口或偏好?葱姜蒜?牛羊鱼?卑职这就去安排,保管妥帖!”
“诸位大人先品杯清茶,稍事歇息,卑职去去就来!”
他躬着腰,像只灵活的胖虾米,一溜烟跑了。
李正峰对吃喝向来是“能填饱肚子就行”的主儿。
林胡倒是自告奋勇要跟杨德彪去点菜——奔波一日,五脏庙早就敲锣打鼓,闹起了饥荒,再不去祭一祭,怕是要造他的反。
酒菜很快热腾腾送到,颇具地方风味,香飘满室。
杨德彪亲自执壶,跟个殷勤的小伙计似的,围着桌子转悠斟酒,自己却没怎么动筷,一个劲地伺候着,嘴里也没闲着,开始介绍那先知陈小狗的奇闻。
先知名唤陈小狗,年方八岁,乳臭未干。
他那“先知”的金字招牌,是两年前莫名其妙打响的:
“那时节卑职还没调来古宁镇这风水宝地,具体情形嘛,就跟雾里看花似的,不甚了了。”
“只看那案卷上鬼画符般的记载和村民口口相传的玄乎劲儿,说是这小娃儿不知咋地钻进了陈家那阴森森的祖祠,出来时就跟被抽了魂儿似的,昏迷不醒,待醒来后,嘿,就成了这般能掐会算的活神仙模样!”
“大人们风尘仆仆赶来,想必是为他上月醒来后蹦出的那两句金口玉言?他上月头一回醒来,小嘴一张,蹦出仨字:‘胡明要死’;”
“隔了几日,第二次醒来,眼皮一翻,又蹦出仨字:‘牧方要死’。当然啦,他还嘟囔过其他阿猫阿狗的名字,但卑职觉着这两个名字格外扎眼,跟针似的,就特意拿小本本记下,麻溜儿上报了。”
李正峰立刻追问,眼神锐利:“他是分两次说的?不是一次说完?”
“正是!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杨德彪点头如捣蒜。
“原话就是干巴巴的‘胡明要死’、‘牧方要死’?没有‘下一个轮到谁’之类的添头?”
杨德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有没有,绝对没有!宝先知每次开口,金贵得很,就只说‘某某要死’四个字,从不多蹦半个字儿,惜字如金!”
李正峰眉头拧成了疙瘩:“可我听闻的版本,是他只会说出人名,并非说‘某某要死’?只提名,不判死?”
杨德彪嘿嘿一笑,带着点“您不懂行”的小得意:
“大人呐,坊间传言哪能尽信?那帮闲汉婆娘,传话跟刮风似的,越刮越邪乎!俗话说得好,三人成……”
“你想说‘三人成虎’吧?”
正对着桌上一盆喷香炖鸡发动猛攻的林胡,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油光满面,闻言抬起头,嘴里嚼着鸡块,含糊不清地插了一句。
杨德彪眨巴着绿豆小眼,看着林胡那油汪汪的嘴里居然蹦出个文绉绉的词儿,一时有点懵圈,仿佛看见一头熊在绣花。
如此看来,那陈家祖祠里必有古怪猫腻。
几人一合计,拍板决定,明日就去陈家探个究竟。
张世平捋着山羊胡,沉吟道:“无量天尊。安南县这地界儿,隔三差五便出这等先知异人,此事透着股邪性劲儿。若有闲暇,也当细细查究一番,看看是哪路神仙在背后捣鬼。”
陈家乃是古宁镇一等一的大族。
受岭南王杨家影响,这岭南郡广大府地面上,宗族势力盘根错节,把持地方那是家常便饭。
古宁镇的民事权柄,十成里有八成是握在陈家手里的。
全镇的产业铺面,三成归了陈家,是地地道道的乡绅望族,跺跺脚整个镇子都得颤三颤。
族大人多,古宁镇姓陈的人家足有上千户,枝繁叶茂。
陈小狗家是嫡系正根儿,饶是玄镜司这过江龙上门,也得客客气气,礼数周全——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这道理放哪儿都灵验。
陈小狗每次“醒”来,时辰都卡得贼准,都在午时。
这不,一大清早,陈家那气派的大宅院外头便挤满了人,乌泱泱一片。
这些人可不是吃饱了撑的来看热闹的,多是替家中病弱老人来打探消息、求个“死亡预告”的。
李正峰听他们口音相近,随口道:“来的多是本乡本土的乡亲啊?”
杨德彪笑道:“正是正是!因那宝先知每次点出的名姓,多是本县土生土长之人……” 他话说到一半。
这话像把小锤,不轻不重地敲在李正峰心尖上。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都是本县的?那胡明和牧方也是安南县土生土长的人?”
杨德彪被他看得一哆嗦,忙不迭补充:“他二位不是!卑职方才嘴瓢了没说全!主要是本县人家居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