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多元化的效用价值
雪泥鸿爪ad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多元化的效用价值,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权者田连阡陌,弱者无立锥之地。
所以每三百年就得推倒重来,这是天道。
答案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孔不够,多戳几个孔。
孔本身除了代表新的发财机会外,也代表对旧孔的放弃与让渡。
比如这家土财主,世代就靠勤俭节约,荒年低买,八代人,不断从一个八佃之家的小地主变成一个三十几户佃户的土财主的。
如果他家死死地把着土地不放呢?
而如今,因为杭州城商贸大兴,他们也需要了解官话,才能方便经营。
当他们慢慢扎进商贸这个孔时,对土地这个原来的孔的需求也就不大了。
因此杭州如今非城镇土地都大幅贬值,很多几辈人的佃农通过做工或者咬咬牙也买了几亩十几亩土地,回家当起了自耕农。
虽然这样的幸福自耕农就没当几天,因为土地持续跌价,这帮高价接盘的自耕农只能继续咬咬牙进城务工了。
虽然盼了几辈子终于盼来了田地,等拿到田地后才发现,田地上的产出远远不够,这不好些以及由佃给他人,自己继续进城务工了。
这个故事,倒不是说新孔就多好,而是伴随着新孔的出现,权力人逐渐放弃了对旧孔的绝对垄断。
原来的佃农,只需要阴差阳错提前掌握新学这个孔,或者真的掌握有高超的农业技术去接管权力人抛弃的旧孔,就能分享新旧孔并存的时代红利。
而根据效用价值来看,新孔就得依靠多元化来营造了。
比如红娘象姑馆,有钱有权人转而喜欢象姑从而让更多的女性逃过一劫,也让其他男性能有自己的一个安稳家庭。
当效用的多元化分类越多,行为人选择其中一类的同时,其实就已经放弃了对其他人的全力追求。对一个细分领域的要求,潜台词则是让权势户不自觉地主动放弃其他更多领域的要求。
多元化其实是从文化上,限制上面对普通人同一价值追求的倾轧。按道理普通人应该更支持多元化一点,上面反对才是。理论上,要是能达到人人一孔,是能够在不剧烈变革杀伐临身的情况下做到天下大同的。
但在杭州恰恰相反,往往是一些小富到赤贫的人更歇斯底里地反对。搞得高翰文有种一腔热血都喂了狗一般。
“不对,不对,自古以来不是还有王化律法吗?”
只是这话李春芳一说出来也哑然失笑了。王化律法要是真有效就不会有三百年魔咒了。
只要人关进了杭州大牢,还有什么口供是得不到的呢?在讼师文化盛行,官府开明,百姓桀骜的杭州已经是这样了,其他地方呢。
事实上,但凡多看点史书就能发现,但就大明以前,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王公侯爵位因为与民争利而被处罚的,他们遭殃有且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犯了忌讳。
反倒是大明太祖还郑重其事地因为民事而申斥甚至圈禁了好几位王爵。但也就仅仅太祖一人而已。
这三百年魔咒就是三百年律法执行的结果,三百年律法变迁本来就是当朝权势户主导的现在反而期待律法来抑制兼并就有点痴人说梦了。仿佛期待猪圈里能生出牛犊一般。律法唯一具有的作用就是删除兼并这个词汇,让朝廷面子上没那么难堪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