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谙春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9章 请战,红楼琏二爷,桃李不谙春风,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别说第一次见的,即便是那些早就知道宁康帝把贾琏当儿子宠的大臣,也觉得人与人是不能相比的。</P></p>

这些人哪里知道,宁康帝因为嫌弃贾琏在天津卫搞的那些事业太费银钱,已然将对贾琏的经费削了再削。</P></p>

虽然是与贾琏明说过的事,此时见贾琏见面并无一点叫苦的意思,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会按期完成任务,他内心多少是有点不好意思的,自然就不会追究贾琏细微的错处。</P></p>

于是,宁康帝甚至还丢下朝臣们,开始关心天津卫那边的事。</P></p>

“朕听说,你在天津卫那边,大肆鼓励民间兴办造船厂,甚至还将相关技术和图纸,无偿向那些商人和氏族公开”</P></p>

“回陛下,确有此事。”</P></p>

此言一出,好多大臣都坐不住了。</P></p>

“怎可如此行事。朝廷的造船技术,岂可向商人和百姓公开,这不是荒谬吗!”</P></p>

“正是。百姓愚昧,商人重利,你如何保证他们不会将技术泄露出去</P></p>

倘若让敌人知道我方底细,万一将来造成损失,这谁能承担”</P></p>

面对群情激奋,贾琏嗤之以鼻:“诸位大人未免太过见识短浅。不过是些造船的工艺而已,能够造成什么损失</P></p>

岂不闻一人之力终究有限,众人拾柴火焰方高。</P></p>

朝廷虽然家大业大,但是事情也多,不可能将太多的精力和银钱用到海事之上。</P></p>

至少目前不会。</P></p>

如此,要想快速提高我朝对于海上的控制力,便只能发动民间的力量。</P></p>

我将技术给他们,再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必定会有一些有眼光的人,会投入人力和金钱到造船事业上来。</P></p>

等到将来朝廷逐步放开海禁,这种情况必定会呈现前仆后继之势!</P></p>

如此,不用花费朝廷太多的岁入,便能令我朝沿海的大小船只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P></p>

待到那时,若无战事,这些船自然就是渔船或者是商船。</P></p>

而一旦我朝和海外势力发生战争,比如征伐屡屡犯我沿海的倭寇巢穴东扶桑,这些船,顷刻间就能变成我朝的运兵船,乃至战船!</P></p>

此乃关乎我朝能否称雄海上,震慑外敌之大计,尔等若是不懂,就莫枉开尊口。”</P></p>

贾琏一番话,说得殿内的人嘴角直抽抽。</P></p>

他们在站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五十岁往上的,如今被一个小辈指着鼻子说见识短浅,心里的感受可想而知。</P></p>

当然,更多人关注的重点还在一个词上。</P></p>

放开海禁。</P></p>

海禁施行了好几十年了,虽然沿海常有商户与南洋乃至西洋的洋人暗中贸易,甚至许多就是朝中大臣的家族产业。</P></p>

但这都是暗地里人人知道的秘密,朝廷一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p>

如今,贾琏竟然当着皇帝的面,直言将来要开海禁</P></p>

关键是,宁康帝竟然没有反驳</P></p>

聪明的人,已经开始思索更加长远的东西。</P></p>

或许也正因为殿内人人想法各异,竟然没有人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贾琏,殿内出奇的安静。</P></p>

宁康帝自是早就听贾琏说过开海的好处和势在必行,他心里也被贾琏说动了。</P></p>

如今看殿内大臣们的反应,竟像是都对开海没有太大的意见,他心里引以为奇的同时,也就下定了决心。</P></p>

待朝廷内部的问题解决之后,他一定要多派人去南洋和西洋看看,看看那些蛮夷诸国,是不是有贾琏说的那般强大!</P></p>

于是不给大臣们向贾琏发难的时间,宁康帝率先道:“即便你说的有道理,那些关键的图纸和技术,你也不能随意向民间公开。”</P></p>

“陛下放心,臣自然懂得。臣公开的都是一些如何将船造的更大更结实的技术,至于更多的,就比如如何将镇远炮搬上战船,以及如何用大炮打海战这些,臣自然是保留的。”</P></p>

宁康帝点点头,又道:“你此番回来的正好,朕刚好有一件事要交代给你。</P></p>

朕决定从浙江和福建两处,抽调一批中高层水师将领到天津卫,学习如何改建新式水师,以及新的水师战法。</P></p>

这件事关乎整个大魏水师的改制,朕交给你全权负责,你务必做好。”</P></p>

“这,这个……”</P></p>

见贾琏支吾,宁康帝不满道:“怎么,你不愿教”</P></p>

贾琏连忙道:“回陛下,臣非不愿,只是……”</P></p>

“有什么话直说,支支吾吾的作甚!”</P></p>

“是这样的陛下,臣听闻辽东建奴进犯,此事可是真的”</P></p>

“是真的……你欲如何”</P></p>

“陛下,臣贾琏请战!”</P></p>

众人见贾琏拒绝宁康帝委派的任务就觉得稀奇了,没想到他突然下跪请战。</P></p>

虽然武夫们好战乃是常事,但是贾琏如此年轻,且已然身居国公之位,还如此好战,就有点令人意外了。</P></p>

正所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P></p>

再英勇的将军,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P></p>

贾琏有如此地位和身份,又何必再像旁人那般马上取功名</P></p>

难道真的是一腔热血只为报国</P></p>

宁康帝也很意外,但他很快便冷声道:“此战朕已与诸公议定,由镇国将军领兵出战,你就别想了。”</P></p>

“镇国将军,哪个镇国将军”</P></p>

王子腾解释道:“南安郡王府,上一代南安王爷之子,镇国将军霍昭。”</P></p>

贾琏一听急忙道:“陛下不可。倘若以霍昭为帅,此战恐有不逮!”</P></p>

“放肆!”</P></p>

宁康帝生气了。</P></p>

其他人也皱眉。</P></p>

战前说如此不利之言,安一个搅乱军心的罪名都不为过。</P></p>

王子腾等和贾琏交好的人,也连忙给贾琏使眼色。</P></p>

“朕念你年轻,报国心切,姑且不追究你失言之过。</P></p>

好了,朕还有要事与诸位大人商议,你且退下。”</P></p>

贾琏面色变换,许是看出宁康帝主意已定,不容置疑,也只能垂头丧气的回道:“是……”</P></p>

……</P></p>

ps:原着中四座异姓王府,到底还剩几个王有混淆。此书采纳“当日唯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这一设定,除了北静王府之外,其余三家承袭人皆已降爵。</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

风水月

八零随军养崽崽,漂亮后妈要翻身

酸齿

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

轻描淡写z

饲养男魅魔观察计划

海盐蛋挞鉴赏专家

仙剑二:别人修仙,我玩枪

第七天魔王

诡异降临前,先把最帅的拐跑

今天也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