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谙春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2章 合作共赢,红楼琏二爷,桃李不谙春风,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合作共赢

“荣公此言当真?”</P></p>

幽静的书房内,五十多岁的周延儒,老眼中透射出精光。</P></p>

他周家从他爷爷开始,就是朝廷钦点的盐商。</P></p>

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周家在他手里已经达到顶峰,手中掌握的财富早已不能用车船来计。</P></p>

但他知道只有富贵没有权势是不可能长久的,因此在他的百般努力之下,他搭上了当朝太子的线。</P></p>

可不是像被贾琏端了的盐商王家那般,只是把银子送进了太子府。</P></p>

他可是得到过太子的亲自接见的。</P></p>

自从见了太子,被其礼遇之后,他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欲图搏个从龙之功!</P></p>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不想大半个月之前,他人在家中坐,忽闻“太子谋逆,兵败身亡”,当场差点吓死。</P></p>

多番打听仍不安心,这才打点手段,亲自上京来探明情况。</P></p>

“本公何须骗你。”贾琏面色略带不悦。</P></p>

周延儒忙道:“荣公恕罪,实在是内情太过惊骇,小人一时不能保持镇定,还望荣公莫怪。”</P></p>

贾琏摆了摆手。</P></p>

一般的大商人或许不值得贾琏多费口舌,但是大到周家这个程度的,用处多着呢。</P></p>

见其对自己十分恭敬,贾琏忽然想到自己手里的一件大事,便问道:“不知道周会长,对于海禁如何看?”</P></p>

“这……”</P></p>

周延儒一时不知道贾琏何意。</P></p>

海禁是国策,莫非是朝廷知道了他们这些豪商暗中派船出海,所以要打击他们?</P></p>

“回荣公,海禁乃是我朝严令,既可以有效防止倭寇的泛滥,也能杜绝沿海百姓大肆出海行商,保持稳定的农耕,实是利国利民之国策……”</P></p>

周延儒很保守的说道。至于什么阻断百姓和海外诸国的交流,利于上层统治这种话他可不敢乱讲。</P></p>

“身为大商人,有这般短浅的见识,你令本公很失望。”</P></p>

贾琏似乎没看出周延儒的藏拙,教训一句之后道:</P></p>

“实不相瞒,当今陛下有意开海,加强与海外诸国的交流发展。</P></p>

蒙陛下圣恩,本公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奉旨在天津卫新筑军港,监造新式战船,改革水师,提高水师海战能力,以待开海之后,保护我朝渔民、商户出海经营的正当权益。”</P></p>

一听这话,周延儒和其他人一样,露出吃惊之色。</P></p>

但他内心却比旁人更加掀起滔天巨浪。</P></p>

作为江南巨商,世上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清楚海外的利益有多么巨大!</P></p>

若是朝廷明令开海禁,他几乎可以想象,那些沿海的巨商大贾为了争夺海外的利益,会有多么疯狂。</P></p>

周延儒虽然没说话,但是仅从他的面容贾琏就知道,这个商人知道开海的好处。</P></p>

于是继续道:“本公在天津卫建成一座造船厂,雇了数千民工,日月不歇的建造战船。</P></p>

如今的天津卫水师,已经有新、旧大小战船数百艘。</P></p>

但本公的目标绝不止于此。</P></p>

本公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让我大魏水师,能够称雄于海上,让海外诸国,闻声臣服。”</P></p>

贾琏说的很平静,周延儒却听得心潮澎湃。</P></p>

若是朝廷能够强大慑服海外诸国,可以想象,到时候大魏的商人们,会对出海行商,有多么的趋之若鹜!</P></p>

与此同时,他开始疑惑,贾琏好端端与他说这些做什么?</P></p>

贾琏也没让他等太久,随即道:“如今朝局新定,国库暂无能力支持我大肆发展水师基业。</P></p>

于是本公联系了许多天津卫的富商大贾,让他们出资,支持天津造船厂的发展。</P></p>

本公给他们两个选择。</P></p>

第一个是纯属投资。</P></p>

本公以朝廷的名义,向他们借贷资金,以十年为限,承诺往后每年,给他们一成的借贷利息。</P></p>

十年之后,所有本金和利息如数偿还。</P></p>

第二便是参资入股。</P></p>

本公让他们携资产入股天津造船厂,按出资与朝廷共同持有股权。</P></p>

并且从明年开始,天津造船厂建造的船只,不再无偿供给朝廷或者水师,而是对朝廷和民间出售。</P></p>

届时,所赚取的利润,由所有的持股人,按股份每年分红。”</P></p>

这个时代商业已经较为发达,很多民间商人,都会合伙做生意。</P></p>

因此像这样简单的划分股份,按股份分红的概念,商人们大多数都是懂的。</P></p>

果然,周延儒听了贾琏这番话,眉头紧锁,显然是在思考其中的利害关系和利益得失。</P></p>

贾琏也不催促。</P></p>

宁康帝因为裤兜里紧张,所以削减了对他的财政支持,但是于此同时,也给他足够的自主权。</P></p>

可以说,只要他不要钱,他提出的不过分的政策支持,宁康帝都会答应。</P></p>

过了一会儿,周延儒抬头道:“投入资金,支持我朝水师的建设发展,我辈义不容辞。</P></p>

小人只是好奇,荣公为何要定下十年为限?”</P></p>

贾琏淡然道:“十年之后,朝廷定然不缺钱,自然不必再用如此高的利息借用民间资金。”</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

风水月

八零随军养崽崽,漂亮后妈要翻身

酸齿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触摸黑白

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

轻描淡写z

饲养男魅魔观察计划

海盐蛋挞鉴赏专家

仙剑二:别人修仙,我玩枪

第七天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