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壶热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高冷校花重生了,我直接躺赢,一壶热茶,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入包间之前。
方燃言简意赅地将新外资盯上燃雪咖啡馆透露。
曲强和宁学军。
一位是财大总务处处长。
一位是财大学工部部长。
非金融领域专家教授。
对燃雪咖啡馆资本估值3个亿难以判断是否合理。
更无法领悟暗藏的深层博弈。
而财大恰恰以财经见长。
只要回学校组织一场讨论研究会。
自然会有人做专业解读。
算是新外资正式发函燃雪创联之前。
让财大有个心理准备。
进到包间。
还不等曲强询问方燃是否想将燃雪咖啡馆剥离。
包间门推开。
进来的是汤普森和奥莉维亚。
都是老熟人。
曲强也没那么多避讳。
直接发问。
“方总,你觉得3个亿卖掉燃雪咖啡馆合不合算?”
汤普森抢在方燃前面回道。
“曲处长,如果3个亿卖掉,我们全都会吃大亏的!”
方燃从汤普森这句话大概知道投行的态度了。
燃雪咖啡剥离独立运营可以。
但不能贱卖。
夏小雪上一世大学毕业之后,就在汤普森手下做事,深知汤普森的行事风格。
他不同于其他老外。
同化速度快。
还会利用国人对老外交际的刻板认知,刻意营造‘说话直接’的假象。
不过只限于谈判对手。
对于亲信或者具有共同利益的伙伴。
依旧保持西方人交际时,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需求。
同在一个公司当然具有共同利益。
现在与方燃又是很要好的朋友。
再从商业角度来看。
确实说的是真话。
只是汤普森背后的投行是否也有将燃雪咖啡剥离,变相减持股份,最终达成套利退出的打算。
“汤副总,燃雪咖啡馆只是两家店,总投入还不到180万,给出3亿的估值怎么还会吃大亏呢?”宁学军皱眉问道。
奥莉维亚端起茶壶。
先给方燃沏茶。
“宁部长,品牌的估值不仅仅是看投资多少,而是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客户粘性、稀缺性与可复制性。”
宁学军身为学工部部长。
平时处理学生工作。
对于品牌估值就是门外汉了。
事关财大。
只能不耻下问。
“能不能详细说说?”
奥莉维亚给在座众人一一沏茶之后。
将茶壶放回茶几。
笑着解释。
“商业模式决定盈利逻辑是否成立,比如燃雪咖啡馆的二楼‘包间+预制菜+高端社交’、一楼咖啡区‘亲民社交+预制菜+咖啡’,相互隔离又相互融合,在当下属于比较新颖经营模式,且一周以来的营业充分验证可持续盈利。”
“市场前景则是关联增长潜力,去年中国Gdp是7.6%,今年很有希望突破8%,预计加入wto之后还会有显着增长。”
“随着经济总量提升,中高端消费群体必定随之扩大,燃雪咖啡馆不能局限于中海,而是面向其它的一线城市、经济强省。”
“公司计划年底之前再开出5家分店,这就是可复制性。”
“包间预订火爆,甚至有客人提出长期包下包间,一楼咖啡区晚上七点之后就座无虚席,桌游、免费抽签乐队伴奏K歌,融合多样社交元素对客户有较强吸引力,来了一次还会来第二次,也就是黏性。”
“最后的稀缺性,分为两个部分,中高端咖啡店市场远远没有饱和,甚至不少城市还是空白;其次燃雪创联获得中海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具备普通企业不具有的政策倾斜。”
“综述,估值3亿,品牌授权仅限于中海勉强说得过去,放眼全国那就是极大低估了。”
方燃和夏小雪交换个眼神。
完全可以确定奥莉维亚给宁学军解释。
传递潜在的信息。
投行支持燃雪咖啡的剥离。
但需要一个高溢价。
也不得不承认境外老牌投行厉害,调研方面确实比国内的同行高出一大截。
曲强兴奋得脸都红了。
共事大半年。
对汤普森和奥莉维亚的专业能力一百个放心。
他们可是国际级别的精英。
不是学校那帮‘纸上谈兵’的专家教授可比的。
又事关投行的利益。
说赚钱肯定没错。
“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要搭理,集中公司资源,加快开店速度……”
“NoNoNo!”
汤普森连连摆手。
“曲处长,一家咖啡馆投资就得100多万,十家就得超千万,以燃雪创联当前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扩张。”
“我们需要将燃雪咖啡这一品牌从燃雪创联剥离独立运营,引入其它的战略投资者。”
“共同将蛋糕做大。”
曲强和宁学军双双沉默。
虽然非金融专业人士,但也大概明白意思,就是要将燃雪咖啡这个品牌卖出,这个需要财大开会研究。
不是哪个个人能拍板。
甚至中海相关部门领导还会第一时间过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