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理想大牛小客车“艰难的准生证”,四合院局外人,高夫,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93年腊月二十八,粤州空气湿冷。总装负责人肖镇在结束黄埔造船厂的公务后,硬是挤出半天时间,三辆加装了装甲、悬挂京甲军牌的悍马二代全地形越野车车行政版(类似巴顿),风驰电掣般驶向叶向东(叶二)的理想汽车实验工厂。
刚到厂区大门,门岗被这同号牌的三辆钢铁巨兽惊得不敢擅放,正欲询问,肖镇的电话已打到叶二手机上:“胖子,到你厂门口了,出来接驾!”
“肖大部长,您老不是慰问行程排满吗?别晃点我!”叶二半信半疑,被这位总角之交放鸽子是常事。
“少废话,赶紧的!”肖镇笑骂。
等叶二气喘吁吁跑到门口,看到那标志性的悍马,才知是真。“老胡,开门!以后京甲直接放行,是总装肖部长的车!”叶二对父亲的老警卫员吩咐。
退休南下的老胡咧嘴一笑,麻利开门,接过肖镇从车窗递来的一包华子:“谢部长!京城那沙子天,还是南边舒坦!”
“谁说不是呢!”肖镇笑着应和,车队驶入。
厂区内热火朝天。肖镇没废话,从副官刘铮手里接过专业检测设备,一头扎进生产线,对着“大牛”样车的核心部件仔细检测起来。
叶二和一众工程师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谁都知道,这位大科学家的话,就是金科玉律。
一个多小时后,肖镇直起身,满意点头:“参数很优秀,没问题!按这个标准,准备量产吧!”
叶二长舒一口气,抹了把不存在的汗:“大佬面前,能不紧张吗!就信你!”
“信我就对了,”肖镇拍拍他肩膀,话锋一转,压低声音,“对了,准生证,目录那玩意儿,到手没?”
“哦,准入目录啊,”叶二不甚在意,“这不快过年了嘛,节后就让叶宵带团队去京城,跑联合会和机械局申请!”
肖镇眼神一凝,将叶二拉到僻静处:“抓紧!但我给你提个醒,叶宵这趟去,九成九要被那些坐办公室的刁难!”
“啥?!”叶二眼一瞪,匪夷所思,“我家叶宵亲自去,他们还敢刁难?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哼,”肖镇冷笑,“不信?让叶宵按正常流程走一趟试试。保管白跑几趟,受一肚子气回来!那些处长、司长,吃拿卡要的门道深着呢!”
叶二皱眉,看着肖镇笃定的神情,想起那些衙门传闻,火气蹭地上来了:“妈的!这帮蠹虫!”
“别急,”肖镇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的意思是,第一次,就让叶宵正常去碰钉子,把过程、证据(录音什么的)都留好。
等碰得灰头土脸了,再让他去找我家承栋。老子这次就要借这个机会,好好整一整这股歪风邪气!”
叶二瞬间明白,指着肖镇笑骂:“哈哈哈!我就知道你这家伙要搞事!行!
让叶宵这小子也见识见识什么叫社会险恶!不过说好了,最后得让承栋给我儿子把场子找回来!”
“放心,”肖镇坏笑,“保证合理合法,证据确凿,让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吃不了兜着走!叶宵公子受点委屈,后面自有长辈主持公道嘛!”
1993年的春节刚过,粤州的空气中还残留着鞭炮的火药味和早春的微寒。
叶向东(叶二)的理想汽车公司实验厂区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总角之交肖镇年前留下的“优秀”评价,如同给整个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样车数据完美,半自动化的生产线正在紧张调试,由京汽咨询公司培训的第一批工人已经上岗。
然而,叶二心里清楚,横亘在理想大牛小客车量产面前最大的拦路虎,并非技术,而是那张薄薄的“准生证”——国家《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的准入资格。
这玩意儿,是行业的护城河,更是某些人手中的金钥匙。
“宵儿,”叶二叫住刚从京城飞回来的大儿子叶宵,“团队都准备好了?联合会和机械局那边,关系打点得如何?”
叶二看着眼前这个继承了妻子容貌和自己倔强劲儿的儿子,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校。
他知道儿子能力出众,名校港城理工大学毕业,但京城的衙门水深,怕他年轻气盛。
叶宵,二十七八岁,眉宇间既有母亲的俊秀,也有叶二的锐利,此刻眼神充满自信:“爸,团队是最专业的,材料齐备,完全符合要求。
至于关系……我托了几位相熟的叔伯打了招呼,按常理,我们这种省府参股、技术过硬的企业,流程应该顺畅。”他显然对即将面对的“潜规则”缺乏深刻认识。
叶二想起肖镇春节前那意味深长的话和坏笑,哼了一声:“你肖镇大爷年前特意提醒我,说你们去办这事,保准会被那些坐办公室的刁难!
老子还不信邪……现在看来,那狗日的又料中了!这样,你按正常流程先去走一趟,碰碰钉子也好,让你这喝过河对面墨水的知道知道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知道知道什么叫社会!”
叶宵眉头微蹙,觉得父亲和肖叔叔有些危言耸听:“爸,不至于吧?我们手续齐全,背景也……”
“让你去就去!”叶二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记住,把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录音笔带上,该请的饭局,该送的……嗯,伴手礼,照规矩来。
我倒要看看,是哪些不开眼的‘小鬼’,敢拦我叶向东儿子办的事,敢卡我理想的车!”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既是愤怒,也是对儿子的一种保护性历练。
京城,国家机械工业局某处办公室。
空气里弥漫着陈年文件和劣质茶叶混合的味道。
叶宵带着团队负责人和技术主管,第三次坐在了主管目录审核的陈处长对面。
前两次,不是“领导开会”,就是“材料还需补充研究”。
陈处长五十岁上下,头发稀疏,戴着金丝眼镜,慢条斯理地翻着理想公司厚厚的申请材料,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发出令人烦躁的“笃笃”声。
“叶总啊,”陈处长眼皮都没抬,拖着长腔,“你们这个‘理想大牛’嘛,设计理念是新颖的,合资背景也……尚可。但是啊……”
他话锋一转,放下材料,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汽车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门槛高,责任重。一个新品牌,尤其是民营资本主导的,上面顾虑很多啊。
安全标准、技术来源、市场风险……方方面面,都需要……慎重评估。”他特意在“民营资本主导”上加重了语气。
技术主管是跟着叶二打天下的老人,忍不住开口:“陈处长,我们的安全碰撞测试数据远超国标,发动机技术有神龙的授权背书,市场调研报告也显示……”
“哎,老同志,不要急嘛!”陈处长摆摆手,打断他,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微笑,“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
行业有行业的规矩,大家都要按规矩办事。
你们粤州来的同志,可能不太了解京城的……流程。”
他特意在“流程”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神意味深长地在年轻英俊的叶宵脸上扫过,仿佛在看一只待宰的肥羊。
叶宵强压着心头的火气,脸上挤出笑容,想起父亲的嘱咐:“陈处长,规矩我们懂。您看还需要我们补充哪些材料?或者……
我们是不是找个安静的地方,详细向您汇报一下工作?我们初来乍到,很多地方需要您这样经验丰富的领导指点迷津。”他刻意放低了姿态。
陈处长这才露出一点“孺子可教”的表情,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指点谈不上,互相学习嘛。材料嘛……嗯,关于你们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证明,好像还有点模糊。
还有那个生产一致性保证方案,细节上可以再……斟酌斟酌。这样吧,”他身体往后一靠,显得很随意,“我下周要去趟粤州考察一个兄弟单位,行程比较紧,不过……如果叶总能安排个便饭,我们倒是可以抽空再深入聊聊?
毕竟,工作再忙,饭总是要吃的嘛。粤州的海鲜,听说不错?”他话里的暗示,赤裸得近乎无耻,就差明说要“孝敬”了。
叶宵放在桌下的手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作为叶向东的儿子,他何曾受过这种窝囊气?
但他牢记父亲的叮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当然当然,陈处长大驾光临粤州,是我们的荣幸。一定安排妥当,让您宾至如归,海鲜管够。那这材料……”
“材料先放我这,我再‘研究研究’。”陈处长大手一挥,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结束了这次充满屈辱的会面。
走出机械局大楼,京城初春的冷风也吹不散叶宵心头的憋闷和屈辱。
技术主管老张气得脸色发白:“大少爷!这王八蛋明摆着卡我们要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