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0章 雨铃霖,穿越古代,无双庶子,春心晓梦,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词一出,当名垂青史!秦朗,你...你真是我国子监的骄傲!”他颤抖着声音说道。
赵承德激动得满脸通红,不停地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秦兄!好样的!”
林诗允则捂着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为秦朗感到骄傲,也为国子监能有这样的人才而自豪。
温清悠站在人群中,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她看着前方的秦朗,眼神中满是赞赏与倾慕。“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她在心中轻声说道。
整个大厅陷入了一片寂静,众人都沉浸在秦朗的《雨霖铃》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这场诗词较量,本以为是白露书院的洛云舒稳操胜券,却不想被秦朗以一首《雨霖铃》,彻底扭转了局势,也在这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朗搁下狼毫,墨香在雨雾里漫开,抬眼望向洛云舒:“洛姑娘方才以《青玉案》道尽儿女情长,在下不才,借前人《雨霖铃》之韵,另辟戍边离情。若说珠玉在前,此词不过是瓦砾相衬,还望姑娘莫怪秦某唐突。”
他直起身时,目光坦荡如霁月,“比试本为切磋,得姑娘这般对手,方知诗词之道山外有山。他日若能再讨教,秦某必当洗耳恭听。”
洛云舒指尖微微发颤,垂眸凝视着宣纸上墨迹未干的《雨霖铃》,半晌方抬起头。她强撑着露出一抹笑,广袖轻扬行了一礼,声音虽平稳却难掩几分涩意:“秦公子过谦了。此词苍茫雄浑,字句间尽是千古离殇,小女子今日方知,原来离别之情竟能这般荡气回肠。”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仍沉浸在词中怔愣的众人,自嘲地轻笑一声,“先前小女子自诩才高,如今看来,不过是坐井观天。秦公子之学,洛某心服口服。”
说罢,她再次深深一福,起身时眼底已泛起敬佩之色,“今日之教,洛某铭记于心,他日若有幸,还盼能再向公子讨教一二。”
周鹤龄拄着雕花檀木杖,缓步上前,浑浊的老眼在秦朗身上来回打量,银须随着叹息微微颤动:“好个‘杨柳岸,晓风残月’!秦公子这阕《雨霖铃》,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既有婉约之风,更添几分豪迈之气,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转身看向自家弟子,目光扫过李景逸苍白的脸、方尘攥得发皱的衣角,语气忽而转沉:“听见了吗?莫要总守着书院这点成绩沾沾自喜。秦公子能化用古调却不落窠臼,这等才思与气魄,正是你们该学的!”
楚梦璃低头绞着帕子,山长的斥责让她耳尖泛红。
周鹤龄却抬手抚须,语气缓了些:“不过云舒这阕《青玉案》,亦是难得佳作。比试本为切磋,输不可怕,怕的是输了眼界——都给我记好了!”
说罢,他再次望向秦朗,眼中满是欣赏:“秦公子,不知可否将此词赠予书院,让后生们也开开眼界?”
秦朗闻言,再度躬身行礼,态度谦逊而不失大方:“山长谬赞,折煞秦朗了。若山长与诸位不嫌粗陋,愿将此词誊抄一份,供白露书院学子品评指教。”
他直起身来,目光诚恳,“诗词一道,本就该百家争鸣、相互借鉴。今日能与洛姑娘及诸位切磋,秦朗受益良多,也盼两院日后能常有这般交流,共探学问之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