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伐日!伐日!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3章 伐日!伐日!,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于是,自天启十三年(1633年)二月开始,北方四省的军队陆续集结至了山东,东洋、北洋两支舰队主力同样开始集结,其偏师已然被布置到了日本沿海,寻找日本海军的漏洞。
无数的战略物资通过新修的水泥路快速运抵山东登莱二州,东四省大军,连同朝鲜国军同样开始在釜山、济州岛集结。
此时的朝鲜政权已经彻底落入了更名回原本大名的刘理顺手中,朝鲜国王李瑛彻底沦为了傀儡。
如今的朝鲜国,官方语言为明国官话,使用的货币是龙币,包括军队的建制、服装、武器均出自明国。更别提,朝鲜国军十成十被明国籍将领捏在手中。
也就是说,只要哪天朱由校乐意,挥挥手,朝鲜国便能变成大名的朝鲜行省。
只不过朱由校看在贞妃和皇三子朱慈炅的面子,并没有这样做。
他已经想好,未来等朱慈炅成年,他的封地便是汉城。相信,朝鲜族人民,应该愿意接受这位带有朝鲜血统的王子来取代他们的李朝王国国王。
在天启十三年(1633年)五月这个时间节点上,朱由校如同一位神秘的访客,悄然抵达了登州。登州湾内,数百艘运输船只静静地停靠在港湾之中,仿佛沉睡的巨兽。而在湾外,数百艘盖伦船则整齐地排列着,如同一支严阵以待的钢铁舰队,等待着朱由校的检阅。
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军事行动,明军的第一波投送力量竟然高达五万人之众!如此庞大的军队,无疑显示出了明朝对于此次东征的重视程度。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因为在济州岛、釜山、海参崴等地,同样也在上演着类似的场景。
为了确保此次东征的顺利进行,明朝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不仅在兵力上做足了准备,就连指挥官的阵容也是异常豪华。军机处大臣、陆军上将、安远伯戚金被任命为征东大将军,统领全局。而他的副手们更是个个声名显赫,兵部尚书孙传庭、军机处大臣、新宁伯潭弘业,以及军机处大臣、忠贞伯秦良玉等,无一不是朝廷中的重臣、良将。
在这些将领的麾下,更是聚集了大明超过半数的将星。马世龙、尤世功、祖大寿、秦家兄弟、戚家兄弟等等,他们无一不是在伐金、伐蒙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这些将领们的经验和能力,无疑为此次东征增添了更多的胜算。
其军队之精锐,堪称全国之冠,其中近卫师更是多达十三个!至于海军,更是强大得令人咋舌。两支舰队中,光是主力战舰就有足足一千五百艘之多,海军官兵更是多达十三万!各类火炮更是数以万计,如此强大的火力,绝对会让日本人尝尝厉害!
而礼部尚书文震孟,更是在众人的注视之下,郑重地拿出了由他亲自撰写的讨逆檄文。这篇檄文,洋洋洒洒,将日本千年来对中原王朝所犯下的百余条罪状一一列举。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自大明建国以来,那些频频侵扰东南沿海各省的倭寇,他们的恶行简直令人发指!
檄文中,不仅严厉谴责了二十多年前日本入侵朝鲜的事实,更对他们十多年前入侵琉球的行径进行了声讨。此外,对于日本在历史上所犯下的种种杀戮、罪恶,檄文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这些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
最后,朱由校授予了戚金征东大将军军旗,随着运输舰缓缓离港,大明终于迈出了伐日的脚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