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决定伊犁河谷归属权(2)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0章 决定伊犁河谷归属权(2),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车臣台吉两兄弟分工明确,卓特巴巴图尔领三千新兵防守伊宁城,城中有炮二十余门,城中牧民四万多人。
而其自己则领六千余骑兵,四千余步兵,携带二十四磅炮五门,十二磅榴弹炮二十门出城于明军野战。
此时,明军在伊宁城外的大军是113师张勇部,114师岳文魁部,118师阿济格部,以及预备队九千余骑兵,以及千余准噶尔部降兵。他们携带了二十四磅炮十五门,十二磅炮七十五门,迫击炮五百门。
明军在火力,兵力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步。因此,多铎信心满满。
七月十一日,大战一触即发。
车臣台吉在离城十里地布阵,先是四千余步兵按照矩形阵列,排出了十余个小型方阵。其中炮兵方阵居中,其前后各有两个三百名火枪兵组成的方阵;左右两翼则有一个火枪兵方阵。而在火枪兵方阵之外,还有左手持盾,右手握有长枪的四百名长枪兵组成的方阵,四个。
步兵方阵左右两翼各有一支千余骑兵保护其侧翼,车臣台吉本人则领四个骑兵千户居于方阵之前,直面多铎。
准噶尔的阵列,让明军主将多铎看着有些恍惚。
这尼玛不是当初他小时候,父汗努尔哈赤经常提到的,辽东明军善用的步骑混合方阵吗?
如果不看对方的肤色和人种,他都以为自己还是八旗军呢。
多铎的反应速度极快,犹如闪电一般。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将三个师中的炮营和投降的降兵合计四千余炮兵,集中了起来。
紧接着,多铎又果断地命令张勇部的六千余名士兵,承担起攻击步兵方阵的重任。这支部队士气高昂,训练有素,他们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气势磅礴地冲向敌人的步兵方阵。
与此同时,岳文魁部的九千余人和阿济格部的九千余人也接到了多铎的指令,他们肩负着消灭车臣台吉骑兵部队的艰巨任务。这两支骑兵队伍如同一对凌厉的翅膀,风驰电掣般地朝着敌人的骑兵部队疾驰而去。
多铎这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仿佛他早已胸有成竹。然而,这样的决策也意味着他将所有的部队都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这无疑是一场豪赌。毕竟,三个师全军出击之后,多铎手中所剩的兵力就只剩下刚成军不久、战斗力相对较弱的三个团九千新兵,以及四千余炮兵。
多铎在下达完命令后,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担忧。他转身来到那九千新兵面前,眼神坚定而自信。在他的眼中,这些新兵并非无用之人,而是一支潜力无限的力量。他坚信,只要指挥得当,这些新兵同样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岳文魁和阿济格在接到命令后,彼此轻声交流了几句,似乎在商量着具体的战术。随后,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队伍中,准备带领士兵们冲向敌阵。
随着多铎的一声令下,三支骑兵队伍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急速冲向敌阵。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要将整个大地都撕裂开来。这三支骑兵就像三个箭头,直直地指向敌人的心脏,带着无尽的杀意和决心。
车臣台吉没办法,只好将保护步兵方阵的两千侧翼骑兵都抽调回正面。他对自己的步兵方阵很有信心,因此他将所有的机动部队抽调回自己身边。他呼喊了一声:“冲锋”,便领着六千余骑兵勇敢的冲向了三倍于他的明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