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熔炉微光
帝关下的小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章 熔炉微光,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帝关下的小石头,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巴陵的时光在焦灼的等待与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悄然流逝。万民持续的祈愿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滋养着两个关键节点:府库地窖中的禹鼎星尘,以及州牧府熔坑深处的地脉生机。
地窖内,赵老匠师几乎寸步不离禹鼎。他手中的特制铜棒已成为沟通的桥梁,持续引导着巴陵地脉中相对平和稳定的土行之气,温养着裂痕深处那点七彩星尘。星尘的光芒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极其缓慢地增长着。最显着的变化,是那股微弱的脉动。它不再时断时续,而是变得极其稳定、清晰,搏动的力度也隐隐增强了一丝。赵老匠师甚至能通过铜棒,模糊地感受到那脉动中蕴含的一丝极其微弱的意志——如同初生婴儿懵懂的意识,带着对“存在”本身的好奇和一丝…深沉的疲惫。
“军师,星尘脉动愈发稳定,其内…似有微弱灵性滋生。”赵老匠师向每日必来查看的诸葛亮汇报,老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敬畏交织的光芒。
诸葛亮凝神感知着铜棒传递来的那微弱却坚韧的搏动,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宽慰:“此乃万民愿力与地脉滋养之功。继续温养,不可操之过急。灵性初生,最是脆弱。” 他心中默念:子扬,坚持住。
与此同时,州牧府熔坑边缘。
魏延几乎将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帅府。他命人在相对安全的区域搭建了简易营帐,日夜守候。熔坑中心那片琉璃岩层下传来的地脉脉动,与禹鼎星尘的脉动遥相呼应,同样变得稳定而有力。魏延每日盘坐于此,以心神感应,试图与那深藏的意志建立更清晰的联系。渐渐地,他不再仅仅感受到疲惫和眷恋,偶尔还能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对外界信息的“好奇”波动。当他将巴陵现状、魔巢威胁、诸葛亮计划等信息,以最简洁的意念传递向熔坑深处时,那脉动似乎会短暂地加速一下,如同倾听时的专注心跳。
地脉熔炉深处。
无尽的黑暗与沉重的压力包裹着一点微弱的土黄色光核。光核的核心,是刘晔燃尽前最后一点不灭的意志烙印,裹挟着被炼化提纯的、最精粹的襄阳地脉本源。此刻,这光核如同沉睡的种子,在万民汇聚的悲愿之力持续不断的冲刷与温养下,正发生着缓慢而奇妙的变化。
那磅礴的、带着无尽哀思、不屈信念和守护渴望的愿力,穿透了厚重的地层和琉璃岩层,如同温暖的甘泉,浸润着濒临熄灭的光核。愿力中蕴含的“生”之执念,如同钥匙,正在一点一滴地唤醒光核深处沉寂的“活性”。
光核内部,那点属于刘晔的意识烙印,在愿力的滋养下,如同干涸河床里重新渗出的水滴,极其艰难地、一点一点地汇聚、复苏。破碎的记忆碎片(玉玺、诸葛亮、荀彧、庞统、荆襄的山河…)如同沉底的沙砾,被这汇聚的意识之流轻轻搅动、拂去尘埃,开始缓慢地重新排列、连接。这个过程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涩和痛苦,如同将碎裂的琉璃强行熔铸,每一次意识的凝聚都伴随着灵魂层面的剧痛。但源自万民愿力的“呼唤”和“期盼”,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容拒绝的向心力,死死地锚定着这点复苏的意识,不让其再次涣散。
“亮…孔明…”
“荆…襄…”
“魔…巢…”
极其模糊、不成逻辑的意识碎片,如同深海中泛起的微光气泡,在光核内部极其缓慢地生成、飘荡。这是意识复苏的萌芽,是“刘晔”这个存在,在彻底消亡的边缘,被苍生愿力强行拉回人间的第一步。
帅府内室,气氛凝重。
邓义将一份密报呈给诸葛亮,脸色难看:“军师,汉中细作冒死传讯:沮水魔巢异动加剧!血湖沸腾,主鼎震动不止!新孕育的鬼蛟轮廓已清晰可见,不止一条!且…魔巢深处透出的暗红光芒愈发炽烈,与九嶷山方向的感应波动…越来越强!细作推测,张鲁似在加速催生鬼蛟,并试图引动九嶷山裂痕的混乱地气,为其所用!”
诸葛亮看着密报,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最坏的情况正在发生!张鲁果然能感应甚至利用新生的地脉裂痕!
“引雷阵器研制的如何?”诸葛亮沉声问。
“匠作营日夜赶工,已制出三根‘引雷柱’雏形,核心以精炼的雷击木混合导性极强的赤铜打造。但…承载天雷之力的核心‘聚雷盘’…进展缓慢!现有材料,恐难承受真正天雷之威!几次小规模引雷试验…皆器毁人亡!”邓义声音沉重。
“气象呢?”
“据观测推算,七日之后,沮水上游可能有今年入夏以来最强雷暴!但…持续时间与落点,难以精确预测!”
时间紧迫!机会稍纵即逝!但关键阵器却卡在瓶颈!
诸葛亮眉头紧锁,在室内踱步。突然,他脚步一顿,目光猛地投向府库地窖的方向!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瞬间划过脑海!
禹鼎!星尘!玉玺印纽!
禹鼎乃社稷重器,承载山河气运,本身材质非凡,对能量有天然的包容与疏导性!裂痕深处的星尘,蕴含刘晔意志与地脉本源,更与玉玺同源!那枚从江陵寻回的玉玺印纽残块,虽已无光华,但材质乃是和氏璧精髓,更是承载天命之器!若能将三者结合…以禹鼎为基,星尘为引,玉玺残块为核心…是否能打造出一件足以承载、甚至引导天雷之力的——神器胚胎?!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感到心惊肉跳!这是在拿子扬复苏的希望去豪赌!稍有不慎,不仅计划失败,更可能彻底毁掉禹鼎和那点刚刚萌芽的星尘意识!
然而,魔巢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若错过七日后的雷暴,等张鲁鬼蛟炼成,九嶷山裂痕被其引动,荆襄将万劫不复!
“邓义!”诸葛亮猛地转身,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决绝光芒,“立刻请赵老匠师带上窥探工具!随我去地窖!快!”
地窖内,气氛肃穆得近乎凝固。
禹鼎旁,诸葛亮、邓义、赵老匠师围拢在一起。强光灯下,诸葛亮亲自操控着窥管,屏息凝神,仔细观察着裂痕深处那点散发着微弱七彩光晕的星尘。赵老匠师则手持特制铜棒,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与星尘的微弱联系。
“赵老,可能…在不惊动、不损伤星尘的前提下,探知其与玉玺残块…或者说,与‘天命之力’的共鸣强度?”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赵老匠师眉头紧锁,沉吟半晌:“军师…此举风险极大。星尘灵性初生,极其脆弱。若强行引动玉玺残块气息试探,恐…引发不可测之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