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动力之心,跳动维艰
鬼迷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动力之心,跳动维艰,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鬼迷疯,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住口!” 吴振邦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挣扎着站起来,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绝望的脸,“做不到?当年我们用算盘打原子弹的时候,谁说过做不到?用脸盆端石油的时候,谁说过做不到?现在一根主轴断了,你们就觉得天塌了?航母的心脏就不跳了?” 他走到那断裂主轴的照片前,手指颤抖着抚过那狰狞的断口,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悲壮的决绝:
“它是断了!但它也告诉我们,路在哪里!精度!就是动力系统的心脏!心脏跳不稳,整艘船就是漂浮的棺材!这话我说过!现在,它用命证明了!老李!” 他猛地转向李哲,“带着你的人,给我把这断口研究透了!把它身上每一个应力集中点、每一丝加工瑕疵、每一处应力释放不均的痕迹,都给我找出来!记下来!这就是我们下一步攻关的靶子!”
他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灯火通明、已经开始进行舰体分段合拢的干船坞,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海神钢’的脊梁立起来了!我们动力的心脏,绝不能停跳!更不能成为这钢铁巨舰的阿喀琉斯之踵!没有路,就用我们的命,用我们的骨头,铺一条路出来!”
吴振邦的话,像一记重锤,砸碎了笼罩的绝望,也砸出了血性。李哲猛地抬起头,擦掉眼镜片上的雾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吴总,您放心!主轴断了,我们团队的骨头没断!精度不够,我们就用命去磨!算法不准,我们就用汗去算!这台机器不行,我们就把它拆了、改了、升级了!我就不信,这口气,我们中国人争不过来!”
**绝境中的奋起:**
动力攻坚组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战时状态”:
* **断口“考古”:** 李哲带领团队,如同法医解剖尸体般,对断裂主轴进行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的检测分析。三维扫描、电子探针、断口复型…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每一个微小的加工刀痕、材料缺陷、疲劳纹路都被记录下来,建立精确的失效模型。他们发现,现有的“功勋”机床,其固有的微米级颤振和热变形,是导致几何精度难以达标的主因。
* **土法上马,极限压榨:** 没有高精度机床,那就用“笨”办法和“巧”心思!老师傅们凭借几十年积累的“手感”和经验,在现有设备上进行超精密切削和研磨。他们制作了极其精密的辅助工装,采用“蚂蚁啃骨头”的分段加工、多次测量、微量补偿的方法,力求将误差降到最低。车间里温度严格控制,工人轮班倒,机床24小时不停歇。每一次进刀,都如同在悬崖边行走。
* **算法突围:** 许明远全力支援。他利用星海系统对失效模型和震动数据的分析能力(虽然无法提供具体算法),结合李哲团队积累的海量试验数据(尽管很多是失败数据),开始尝试构建更复杂的“热-力-流”多物理场耦合动平衡模型。他提出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学习补偿机制,利用有限元分析预测热变形,并在动平衡过程中进行实时修正。这需要超强的算力,星火科技调集了最强的服务器集群进行支持。
* **“仿生”减振的灵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哲在观察船坞附近海水中随波浪摇曳的海藻时,脑中灵光一闪:“自然界的生物如何应对复杂的流体动力?能否将某种仿生减振结构应用于主轴支撑系统?” 这个模糊的想法得到了许明远的支持。星海系统立刻给出了大量关于“流体动力阻尼”、“柔性约束”、“生物减振结构”的模糊关联信息。李哲团队开始着手设计一种结合了液压阻尼和特殊弹性材料的“仿生智能轴承支撑结构”雏形。
然而,进展极其缓慢,代价巨大。新加工的主轴毛坯在极限压榨下勉强达到了设计精度的边缘,但动平衡试验依然不理想,震动指标虽比第一次好,但仍远超安全阈值。仿生支撑结构还在概念验证阶段。时间一天天无情流逝,干船坞里舰体的“骨架”日益丰满,动力舱的位置如同一个巨大的空洞,等待着那颗迟迟无法稳定跳动的心脏。
巨大的压力再次袭来。内部的质疑声更加刺耳:“舰体都快造好了,动力还没影,难道真造个壳子漂着?”
“仿生?异想天开!哪有时间搞这些花里胡哨的?”
“是不是该考虑…备份方案?比如引进…” 这话没说完就被吴振邦凌厉的眼神瞪了回去。
许明远站在动力试验车间外,听着里面主轴在试验台上发出的、令人心悸的沉闷嗡鸣和不规律的震动,看着李哲布满血丝却依旧紧盯着监测屏幕的眼睛,再想到萧劲松司令员那句“需要什么特殊条件”的承诺,以及星海系统扫描“福特级”的模糊选项……
一个孤注一掷、风险难以估量的计划,在他心中变得无比清晰和坚定。为了这颗“动力之心”,为了不辜负舰体上那已渐成型的钢铁脊梁,为了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封锁,他必须去冒这个险!去亲眼看看,那颗属于巨兽的心脏,究竟是如何平稳跳动的!
他拿出加密手机,拨通了那个只属于鹰巢的绝密号码,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萧司令,我是许明远。动力之心,跳动维艰。我请求…执行‘破晓计划’。”
电话那头,萧劲松沉默了数秒,只回了一个字:
“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