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引起关注
西瓜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引起关注,港片:我真南哥,开局捡了小结巴,西瓜跳,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嗯。”
马珍漫不经心地接过报表,随意翻阅起来。
这家东方日报,是他们马家兄弟转行后创办的产业。
老实说,马珍也没想到,做报业竟如此盈利,甚至超过了他们早年卖粉的收入。
凭借黑白两道的人脉,东方日报快速壮大,现已成香江首屈一指的报业集团。
“咦?为何上个月的销量比前几个月少了近二成?”
马珍脸色骤变。
起初他并未在意,但随着查看下去,脸色愈发难看。
东方日报集团原本旗下有《东方日报》《东方娱乐报》《东方经济报》《东方体育报》以及《马经》等多份报刊。
所有报纸加起来,平均每天能卖出大约一五零万份,其中东方日报占大头,日均销量约一零零万份。
其余报纸由于刚上市不久,整体销量合计也达到了每日一五零万份。
以此推算,每月的总销量应为四五零零万份。
然而上个月的实际销量却减少了九零零万份,比预期少了二零%。
原本的四五零零万份,实际只完成了三六零零万份。
“这是怎么回事?”
马西珍紧握拳头,将报表重重放在桌上,目光严厉地盯着总编。
若仅仅是新创的娱乐报或经济报销量下滑还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销量降幅最大的竟然是东方日报。
一个月前,它还能保持日销百万的水平,如今却骤降至七五万份。
与此同时,其他报刊总计仅下降了五万份。
日销一下子少了三零万份,恰好对应二零%的跌幅。
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近期的销售数据,这一趋势仍在加剧。
对于马家兄弟而言,东方日报无疑是他们的核心资产。
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董事长,您这段时间一直在外地,我早就有话想说。”
杜玉成面露难色。
“我们的东方日报份额减少了二零%,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星辰日报的冲击。
不仅是我们,整个报业市场几乎都受到了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相比起来,我们还算好的。”
“星辰日报?”
这段话让马西珍皱紧眉头,他迫切想知道星辰日报究竟有何能耐,竟能如此动摇东方日报的地位。
听闻这几个字,马戏珍眉头紧锁。
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是一家新创的报纸,初入行业便声势浩大,全面布局。
“上回你说星辰日报成不了大器。”
马戏珍目光冷淡地看向杜玉成。
“确实如此。”
杜玉成点头后补充道:“但今非昔比,当年星辰报业日销五十万,其中娱乐报占一半,其余是马经和经济报,日报仅五万份左右。
然而现在,我查过数据,昨日星辰报业单是星辰日报就卖出六十八万份,加上其他报纸,总计突破百万,达到一百零五万份。”
“怎么可能?一百零五万份?”
马戏珍震惊不已。
这家星辰日报成立还不到一年,竟已实现日销百万的目标。
相比之下,东方日报的日销从原本的一百五十万降至一百二十万,下降了两成。
目前,星辰报业已成为香江第二大报业集团,仅落后东方日报十五万份。
而且差距还在缩小。
或许用不了多久,星辰报业就能跃居榜首。
马戏珍意识到,若再不采取行动,东方报业失去龙头地位只是时间问题,最多两三个月。
“星辰日报为何突然发生如此巨变?”
马戏珍注视着杜玉成,神情凝重地追问。
一个月前,星辰日报的日销量还徘徊在五万份以下。
然而如今,竟飙升至六十八万份。
“全因《寻秦记》。”
杜玉成苦笑着回答。
“寻秦记?那是什么?”
马戏珍疑惑地问。
“是一部连载于星辰日报的小说,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作品。”
杜玉成解释道。
“仅凭一部小说,就能把我们打得措手不及?”
马戏珍听后,脸色阴沉,“即便当年查良镛的明报连载《射雕英雄传》,也未见这般影响。”
的确,当年查良镛凭借武侠小说提升明报销量,也远不及今日星辰日报的表现。
“我曾调查过,起初星辰日报确实是因这部小说吸引了更多读者,短短几天内,日销量从三万跃升至十万。
当时我并未太过重视……”
杜玉成摇头叹息,“但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星辰日报无论排版还是内容更新,都丝毫不逊色于我们东方日报,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出色。
加上这部小说的魅力,星辰日报的销量自然一飞冲天……”
话毕,他又深深叹气。
若能重来,他绝不会掉以轻心。
正如马戏珍所言,小说本身固然优秀,他也承认读起来令人愉悦。
但指望一部小说大幅提升报纸销量,显然不够现实。
连载小说的日销量达到十万份已属难得,尤其在小说完结后,报纸销量势必回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星辰日报的版面设计比东方日报更为简洁,给人一种清爽的阅读体验。
其内容同样出类拔萃。
东方日报有的内容,星辰日报必然具备;而东方日报缺失的部分,星辰日报也有所补充。
更值得一提的是,星辰日报在报刊专栏评论中始终保持第三方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无论是强是弱,都不会影响评论的公正性。
例如,最近西贡地区发生的一起恶性拆迁事件,造成三人伤亡。
事情源于房地产开发商与拆迁户已达成协议,但拆迁前夕,一户拆迁户突然要求追加一千万补偿,否则阻挠施工。
在那个时代,这种拆迁方往往不受欢迎。
最终,涉黑的拆迁团队失控,造成了这家三人不幸遇难,仅留下一对十二三岁的兄妹存活。
此事件引发全城热议,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拆迁户。
就连东方日报也在评论中表达了类似立场。
唯有星辰日报撰纹剖析,从第三方角度出发,首先谴责拆迁户的贪念,正是他们的不合理诉求引发了悲剧。
星辰日报的一篇纹章引发了广泛讨论。
纹章中提到一位拆迁户在签署协议后,又提出额外索要一千万元的要求。
这样的行为显然不合理,不仅违反了合同精神,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多类似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加社会成本。
这种情况下,星辰日报坚持客观立场,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他们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报道,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媒体应有的态度。
这样的报道方式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和支持,使得星辰日报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其发行量已接近东方日报。
听到杜玉成的报告,马戏珍眉头紧锁。
他知道,东方日报面临的竞争压力前所未有,尤其是来自星辰日报的挑战。
两家报纸在内容上非常相似,几乎无法实现互补,而星辰日报的崛起无疑给东方日报带来了巨大冲击。
“星辰报业的负责人是谁?”
马戏珍转向杜玉成询问道。
杜玉成坦言自己目前无计可施,否则也不会拖延至今。
面对当前局势,寻找对策迫在眉睫。
说实话,要马戏珍通过常规方式应对星辰日报,他心里也没底。
因此,在无法解决星辰日报时,只能转向解决它背后的势力。
只是,马戏珍从未深入了解过星辰日报,自然不知道幕后真正掌控者是谁。
“星辰日报方面,通常露面的是个叫乐慧贞的女人,但她并非老板,真正的老板是李纹。”
杜玉成说道。
“李纹?”
听到这个名字,马戏珍立刻蹙眉。
“你确定,星辰日报的老板就是李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