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麻烦上门了
一颗娃娃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0章 麻烦上门了,有多少妈妈用性缓解孩子高考压力,一颗娃娃菜,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我现在就安排老人们入座。”
谢美玉说完,朝跟过来社工们使了个眼色。
下一秒,这些社工就分散开,一个负责几个老人。
安排所有老人家都坐了下来。
然后由几个社工过来领取盒饭发给老人们。
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喜悦,纷纷好奇地打量着不远处那辆可爱的移动小餐车。
社工们忙碌的身影在人群里,一人抱着几盒盒饭往老人们的桌上摆。
苏浩泽见状也加入到了发饭的行列。
每一份的盒饭上都会附带上一小份未拆封的可爱小贴纸。
那些小贴纸五花八门,有的是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有的是五颜六色漂亮的小花朵。
老人们接到盒饭后,都惊喜地低头看着手里的贴纸。
“这孩子真有心,还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可爱的小东西。”
“我喜欢这个小猫,跟我孙子养的一样眼睛大大的。”
“嘿嘿嘿,我喜欢这个桃花,让我想吃桃子了。”
“这个小蛇也可爱,是我孙女的生肖。”
老人们小声地跟身旁的人讨论着,每个人的心情都很不错。
谢美玉看着这一幕,对苏浩泽的感激之心更甚了。
她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如此重视跟用心。
不仅把答应的做好了,还额外制造了一些小惊喜。
实在很难不叫人感动。
随着老人们打开了自己面前的盒饭,一股股冒着热气的香味飘散了出来。
是家常菜的味道,熟悉又温馨。
“是红烧肉!”
有老人看着手里的盒饭,惊讶地喊了一声。
剩下还没打开的老人家听到这话立刻打开了手里的盒饭。
“瞧瞧这红烧肉,油亮油亮的,闻着也香,肯定好吃。”
一位耳边别着小花的老奶奶在看到红烧肉的那一刻,眼睛噌的一下亮了起来。
她边说边用筷子夹起一块肉就往嘴里塞。
肥肉的部分入口即化,如同丝绸般顺滑,带着一丝丝甘甜。
瘦肉则紧实有嚼劲,与肥肉的柔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者搭配得恰到好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口感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那浓郁的肉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似乎一口就回到了从前的岁月。
那时家里条件不好,红烧肉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味。
旁边的老爷爷也跟着打开了自己的盒饭,他瞅了一眼里面的菜,乐呵呵地说:“冬笋炒香肠,我喜欢。”
冬笋清脆可口,咬下去的那一刻,仿佛能听到细微的脆裂声。
清新的笋香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
老爷爷又夹了一口香肠配着冬笋一起。
这次清新的口感之中又多了一丝咸香。
香肠的肉质紧实而有嚼劲,外皮微微有些嚼头,内里却是满满的肉香和油脂的醇厚。
跟冬笋结合之后,一点都不腻口。
“真好啊。”
“以前我家老伴还在的时候,也喜欢晒香肠。然后配上冬笋一起炒着给我吃。”
那时候家里每年都会晒香肠。
老伴会亲自挑选上好的猪肉,加入特制的调料,然后细心地灌进肠衣里,挂在院子里的阳光下晾晒。那香肠在阳光下渐渐变得红润透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也是他内心深处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今天又被这份盒饭重新唤醒了。
想到这里,老爷爷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这菜,真像我老伴以前晒的香肠,那味道,那感觉,都一样。”
周围的老人们也纷纷点头,有的还感慨地说起了自己家里以前也会晒香肠晒腊肉。
一时间手里的盒饭不仅仅是一份盒饭,更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苏浩泽看着老人们一边听着一边彼此聊着那些曾经的美好,不禁有些感慨。
有时候食物的美味不仅仅是因为食材,还有那份味道带来的熟悉记忆。
看着老人们吃的开心的样子,他心里也是一阵满足。
谁都没有注意到有一道身影从餐车背后闪过。
.......
李正华站在苏浩泽的旁边,看着那些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老人家,突然开口了。
“我突然有点像我爷爷了。”
苏浩泽扭头看了一眼脸色变得温柔了许多的李正华,想都没想直接回了一句:“想了就回去看看呗。”
李正华:“......”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我怕他生气。”
因为上次比试那件事,他给家里人丢脸了。
老爷子一辈子都的心血都在格雅轩这家店身上。
结果临老了却还要为了自家孙子干下的蠢事负责。
实在是太对不起他老人家了。
“俗话说的好父子都没有隔夜仇,更何况是亲孙子。”
“而且不是说爷爷跟孙子更亲吗?”
苏浩泽开玩笑似地劝慰道。
“真的?”
李正华迟疑了。
“试试不就是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苏浩泽就没有见过比李正华还要纠结又别扭的人。
“那我下周能不能请假回去三...”李正华伸手比了个数字,觉得不妥又立刻改口道“半天就行。”
结果被苏浩泽没好气地瞪了一眼。
“我在你眼里印象是多不好啊,跟个周扒皮似的。”
“还什么一天两天。”
“虽然你因为做错事,所以才来我这里上班。”
“是没有工资,但是休息还是有的。”
“你要是想多陪陪你爷爷,就再请两天假也行。”
话音刚落,就收到了李正华发来的好人卡。
“谢谢你,你真是大好人。”
苏浩泽:“呵呵...不会夸人,可以不夸的。”
就在这温馨的气氛下,突然有一道不和谐地声音响了起来。
“谢主任,你们这是区别待遇啊。”
“我们好心好意来给老人社区拍宣传视频,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帮忙捐款捐物。”
“累的要死要活的,剪辑拍摄素材。”
“你们就背着我们偷偷吃好吃的,然后拿几盒冷掉的普通盒饭打发我们?”
来人正是所谓大学社团的大学生,穿着印着“xx大学青年志愿者”的文化衫,耳朵上戴着黑色的耳钉,手腕上还有一块被遮了一半的刺青。
对方的身后还站着个同样穿着的年轻人,手里抱着几份冷掉的普通盒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