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铁与血
南派的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铁与血,妈妈装睡配合孩子阴阳调和,南派的神,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家峪的清晨笼罩在薄雾中。李云龙蹲在小溪边,捧起冰凉的溪水洗了把脸。水珠顺着他的胡茬滴落,倒映在水面上的是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棱角分明,眼神锐利,左眉处有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苍云岭战斗留下的纪念。
\"团长!旅部来人了!\"王小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年已经养好了肩伤,又恢复了活蹦乱跳的样子。
李云龙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谁来了?\"
\"周旅长的副官,说是有重要会议,请您立刻去旅部。\"
李云龙眉头一皱。部队刚到马家峪休整不到三天,旅部就急召开会,看来情况有变。他快步走回临时团部——一座废弃的砖窑,赵刚正在里面看地图。
\"老赵,旅部召见,你跟我一起去。\"
赵刚推了推眼镜:\"估计是要部署反扫荡的事。我听说日军已经占领了小王庄,正在向周边村庄推进。\"
李云龙点点头,想起那些被烧毁的房屋和被吊死的乡亲,胸口一阵发闷。他取下挂在墙上的武装带,检查了一下驳壳枪的弹药:\"让张大彪负责团里事务,我们骑马去,争取天黑前到。\"
两小时后,李云龙和赵刚带着四名警卫员骑马离开马家峪。初夏的晋西北山区,道路两旁的麦田已经泛黄,远处山坡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这本该是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但路上不时遇到的逃难人群却提醒着战争的残酷。
\"老乡,从哪里来的?\"李云龙勒住马,问一个背着包袱的老汉。
\"从小王庄那边逃出来的。\"老汉满脸灰尘,\"天杀的小鬼子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李团长!是您吗?\"
李云龙认出了这是小王庄的张大爷,一个月前他们从日军手中救出的老人之一:\"张大爷!您怎么...\"
\"李团长!\"张大爷激动地抓住李云龙的马缰,\"可算找到你们了!老汉有重要东西要交给八路军!\"
李云龙下马,扶住颤巍巍的老人:\"别急,慢慢说。您老伴和其他乡亲呢?\"
\"都安顿在后山的亲戚家了。\"张大爷从怀中掏出一个油布包,\"这是俺家祖传的冶铁方子,能打制上好的刀剑。老汉寻思着,八路军的家伙什不够用,这方子兴许能帮上忙。\"
李云龙接过油布包,小心展开。里面是几张发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配方和工序,还有一些简易图纸。
\"这...太珍贵了。\"李云龙声音有些发涩。在前世,他是个只会抱怨社会不公的键盘侠,从未想过普通百姓会如此无私地支持一支军队。
张大爷摇摇头:\"再珍贵也比不上人命珍贵。八路军为老百姓流血牺牲,这点东西算啥?\"
赵刚上前握住老人的手:\"张大爷,我代表独立团谢谢您!等打跑了鬼子,一定好好报答您!\"
\"说啥报答不报答的。\"张大爷摆摆手,\"只要你们多杀几个鬼子,就是给老汉最好的报答了!\"
李云龙当即决定派两名战士护送张大爷去马家峪与独立团汇合,自己和赵刚继续赶路。临别前,老人再三叮嘱:\"那方子里的'三淬三锻'是关键,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太阳偏西时,六人到达了旅部所在地——位于深山中的黄崖洞。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洞前平台上搭建了几十间草房,来来往往的官兵让这个隐蔽的所在显得生机勃勃。
\"李云龙!你小子可算来了!\"旅长周卫国的大嗓门从最大的那间草房里传出,\"进来吧,就等你了!\"
李云龙整了整军容,大步走进会议室。屋内烟雾缭绕,十几名团级以上干部围坐在一张长桌旁,墙上挂着大幅作战地图。李云龙注意到楚云飞也在场,穿着笔挺的晋绥军制服,正微笑着向他点头致意。
\"报告旅长、政委,独立团李云龙、赵刚奉命报到!\"
周卫国摆摆手:\"坐吧。情况紧急,咱们长话短说。\"他指向地图,\"日军第36师团主力已经占领了这一带,\"他画了个大圈,\"正在修建据点和公路,企图分割包围我根据地。\"
参谋长接着介绍:\"敌人采取'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逐步压缩我军活动空间。目前已有六个村庄被烧毁,两百多乡亲遇害。\"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铅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李云龙盯着地图,脑海中浮现出前世看过的抗战资料——这正是日军在华北推行的\"三光政策\"。
\"我们的对策是,\"周卫国继续说,\"以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袭扰日军交通线,避免正面交锋。各团要保护好群众,帮助乡亲们转移和藏粮。\"
李云龙眉头越皱越紧。这种被动防御的策略在他看来无异于慢性自杀。日军装备精良,补给充足,而八路军缺枪少弹,长期消耗下去必败无疑。
\"旅长,我有不同意见。\"李云龙突然开口,引来所有人惊讶的目光。在等级森严的八路军中,下级如此直白地反对上级意见并不多见。
周卫国挑了挑眉:\"哦?说说看。\"
李云龙走到地图前:\"被动防御只会被各个击破。我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寻找日军薄弱环节打几个歼灭战,缴获武器弹药补充自己,同时提振士气。\"
\"胡闹!\"一位戴眼镜的参谋拍案而起,\"你这是冒险主义!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正面硬拼等于自杀!\"
\"我没说要硬拼。\"李云龙平静地说,\"特种作战加运动战,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速战速决,打了就跑。\"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利用\"利刃\"特战队侦察日军动向,寻找孤立的小股部队或后勤单位,然后集中两到三个营的兵力迅速围歼,缴获装备后立即转移。
\"这需要精确的情报和快速的机动能力,\"李云龙总结道,\"但比分散游击更能有效打击敌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周卫国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赵刚一脸担忧;楚云飞则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其他军官大多面露怀疑。
\"李团长的想法很有创意,\"楚云飞打破沉默,\"德军在波兰战役中就采用过类似的'闪电战'战术,效果显着。\"
\"但我们不是德军,\"政治部主任冷冷地说,\"我们没有坦克飞机,战士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子弹。\"
李云龙反驳:\"正因为我们装备差,才更需要出其不意。日军绝对想不到我们会主动攻击他们的行军纵队或后勤基地。\"
争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李云龙的方案最终没有被全盘接受,但周卫国同意让独立团作为试点,按新战术尝试一两次,视效果再决定是否推广。
\"不过有个条件,\"周卫国盯着李云龙,\"每次行动前必须报旅部批准,不许擅自行动!\"
\"是!\"李云龙敬礼,嘴角微微上扬。有了这个尚方宝剑,他就能逐步证明自己战术的有效性。
会议结束后,军官们三三两两离开。楚云飞特意走过来:\"李团长,我对你的战术思想很感兴趣。不知能否私下交流?\"
李云龙看了看赵刚,政委微微点头:\"去吧,我去政治部汇报工作,晚饭时汇合。\"
楚云飞带着李云龙来到自己的临时住处——一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草房。桌上摆着几本德文军事着作,墙角挂着精确到比例的沙盘,处处体现着职业军人的素养。
\"请坐。\"楚云飞倒了杯茶递给李云龙,\"李团长今天的发言令人耳目一新。说实话,我很惊讶八路军中有你这样精通现代军事理论的人才。\"
李云龙谨慎地接过茶杯:\"楚团长过奖了。我只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楚云飞笑了笑,从书堆中抽出一本德文书:\"读过这个吗?《步兵进攻》,隆美尔的着作。\"
李云龙心头一跳。在前世,他确实读过这本名着的译本,但现在必须装糊涂:\"德文书?我可看不懂。\"
\"可惜。\"楚云飞似乎有些失望,\"里面有很多与你想法不谋而合的观点。\"他靠近一些,压低声音,\"李团长,你我都是军人,有些话就直说了。以你的才能,在八路军中实在...屈才了。\"
李云龙眯起眼睛:\"楚团长这是什么意思?\"
\"别误会。\"楚云飞摆摆手,\"我是说,像你这样的人才应该得到更好的装备和更大的舞台。晋绥军虽然不比中央军,但比八路军的条件还是好得多。如果你有兴趣...\"
\"楚团长,\"李云龙打断他,\"谢谢好意。但我李云龙生是八路军的人,死是八路军的鬼。打鬼子靠的不是好装备,而是这个——\"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楚云飞不以为忤,反而赞赏地点头:\"好一个忠义之士!不过我的邀请长期有效。在这民族存亡之际,各派力量理应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两人又聊了些战术细节,李云龙小心控制着谈话深度,避免暴露太多现代军事知识。谈话间,他注意到楚云飞桌上有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隐约可见\"李云龙\"三个字。
\"楚团长对我也做了研究?\"李云龙半开玩笑地指着那份文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