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5章 岐仁堂齿间记:四味良药护齿魂,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岐仁堂的木门上,挂着块老榆木牌匾,“岐仁堂”三个字是前清秀才写的,笔锋里带着股草木清气。堂前那棵百年石榴树,春发新叶时绿得透亮,秋结红果时沉甸甸的,像极了老辈人说的“齿健则福厚”。

学徒阿青刚来那会儿,总爱蹲在石榴树下数叶子。岐大夫常说:“阿青,你数叶子不如看舌苔。这牙齿的病,看着在嘴里,根儿却在五脏六腑里藏着呢。”阿青似懂非懂,直到那天,第一个病人推开了岐仁堂的门。

第一回:李老师的“无牙之愁”与补肾固齿丸

惊蛰刚过,石榴树抽出嫩芽,带着点怯生生的绿。退休教师李建中推门进来时,手里攥着个搪瓷缸,缸沿上磕了个豁口,里头泡着的枸杞沉在底,像一粒粒暗红的珠子。

“岐大夫,您给瞧瞧,我这牙快成秋风里的叶子了。”李老师坐下时,腰杆挺得笔直,可说话时嘴张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动,牙齿就掉下来。他教了三十年小学语文,板书时总爱咬着粉笔头琢磨字的结构,退休后却连馒头都得泡在粥里才能咽。

阿青凑过去看,李老师的牙龈有点红,牙齿轻轻晃一下就动。岐大夫让他伸舌头,舌质淡红,苔薄薄的,几乎看不见。又搭了脉,手指按在手腕上半晌,说:“李先生,您这是肾亏了。”

李老师愣了愣:“肾亏?我也没干啥出格的事啊。就是退休后总失眠,夜里躺床上翻来覆去,琢磨着学生们的升学考试。”

岐大夫笑了,指了指墙上挂的《黄帝内经》拓片:“《素问》里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您教书时费神,退休了还操心,这‘神’耗的是肾精。肾精不够,骨头就没劲儿,牙齿自然就松了。您这牙龈出血,是虚火上炎,就像锅里的水少了,火一旺,水汽往上冒,把牙龈给燎着了。”

阿青在一旁记笔记,笔尖划过纸页沙沙响:“师父,那该用啥药?”

“补肾固齿丸。”岐大夫起身拉开药柜,抽屉上贴着“熟地黄”“骨碎补”的标签,“这里头的熟地黄,《神农本草经》说它‘填骨髓,长肌肉’,是补精血的;骨碎补呢,《本草纲目》讲它‘主骨中毒气’,能把骨头里的虚火清了。还有丹参活血,野菊花解毒,几味药凑一块儿,又补又清,正好对症。”

他给李老师包药时,特意嘱咐:“每日两次,饭后温水送服。另外啊,夜里别琢磨事了,睡前搓搓腰眼,就是肾的位置,搓到发热为止。晨起叩齿三百下,像小和尚念经那样,让牙齿跟骨头多通通气。”

李老师揣着药走时,石榴树的嫩芽上还挂着露珠。阿青问:“师父,这药真能让牙齿长牢?”岐大夫指着树:“你看这树,根扎得深,风吹雨打都不怕。人也一样,肾就是根,根壮了,牙齿自然稳。”

过了俩月,李老师又来了。这次他没攥搪瓷缸,手里拎着个布袋子,进门就喊:“岐大夫,您瞧瞧!”他张开嘴,牙龈不红了,阿青伸手轻轻碰了碰他的门牙,稳稳当当的。

“我现在能啃苹果了!”李老师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从布袋子里掏出个红苹果,“昨天孙子来,非要跟我比赛啃苹果,我赢了!”他又说,“按您说的,夜里不琢磨事了,躺下搓搓腰眼,一会儿就睡着了。晨起叩齿,现在不用数,自然而然就能叩够三百下。”

岐大夫看着他舌苔,又搭了脉,点头道:“肾水足了,虚火降了。再巩固一个月,以后少吃甜的、凉的,别让牙齿受委屈。”

李老师走后,阿青在笔记本上写下:“补肾固齿丸,治肾虚火旺之齿松、龈血,需配合作息、叩齿,方得长效。”窗外的石榴树,叶子已经绿得发亮了。

第二回:王经理的“火锅债”与牛黄清胃丸

入夏后,岐仁堂的药香里总混着点藿香的清凉。这天晌午,一辆黑色轿车停在门口,下来个穿西装的女人,捂着腮帮子,一步一皱眉地走进来。

“岐大夫,快救救我!”女人嗓门挺亮,就是说话漏风,“右边牙龈肿得跟含了颗葡萄似的,连水都咽不下。”

她是做建材生意的王淑敏,阿青在本地新闻上见过她,总穿着干练的套装,跟现在这副狼狈样完全不同。王淑敏坐下时,阿青注意到她手里的包上还沾着火锅底料的红油。

“您这是……”岐大夫刚开口,就被一股热气打断。王淑敏一说话,嘴里像揣了个小炭炉,带着股辛辣味儿。

“前儿个陪客户,连着吃了三顿火锅,红汤的!”王淑敏吸着凉气,“昨天半夜突然疼醒,脸肿得镜子都不敢照。吃了片止痛药,压根不管用。”

岐大夫让她伸舌头,舌苔黄得发腻,像铺了层炒焦的米。搭脉时,手指刚按上去,就觉得脉跳得又快又有力,像打鼓似的。

“您这是胃火冲上来了。”岐大夫收回手,“《脾胃论》里说‘饮食不节,则胃先病’。火锅本就辛辣,您又连着吃,胃里的火就像被添了柴,烧得旺了。胃火往上走,先攻牙龈,所以肿疼;再往上,就到了口舌,您是不是还觉得嘴里发苦、发黏?”

王淑敏连连点头:“对对对!早上起来嘴里又苦又臭,还便秘,三天没解手了。”

“这就对了。”岐大夫道,“胃火太盛,把肠里的津液都烤干了,自然解不出手。火有出路时,从肠走;没出路,就往上窜。我给您开牛黄清胃丸,这里头的大黄、番泻叶,能把肠里的火往下引,通了便,火就有地方去了;石膏、黄芩是清胃火的,就像往滚水里加块冰;还有人工牛黄,《本草纲目》说它‘治小儿惊痫,大人癫狂’,能把上头的火压下去。”

他给王淑敏拿药时,阿青正往药臼里捣薄荷,清凉气漫开来。岐大夫说:“您回去用薄荷煮水漱口,一天三次,能暂时缓解疼。这药吃下去,可能会拉肚子,别害怕,那是胃火在往外走。等不疼了,赶紧把火锅戒了,改成绿豆汤、冬瓜汤,给胃降降温。”

王淑敏捂着腮帮子要掏钱,岐大夫摆摆手:“先治病,好了再说。对了,您那包上的红油,回去赶紧擦擦,看着就上火。”

三天后,王淑敏的司机送来了感谢信,说她脸不肿了,能正常吃饭了,还特意让司机带了箱绿豆。阿青拆开信,里头夹着张名片,背面写着:“已改吃素食,下周带客户来您这买养生茶。”

岐大夫看着名片笑:“这胃火啊,就像夏天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也快,就怕反复折腾。她要是再管不住嘴,这‘火锅债’还得再还。”

阿青在笔记本上记:“牛黄清胃丸,治胃火炽盛之龈肿、牙痛,需戒辛辣,辅以清凉饮食。”窗外的石榴树,正开着红艳艳的花,像一团团小火苗,却透着清爽的香。

第三回:张师傅的“风火劫”与丁细牙痛胶囊

立秋那天,刮起了阵风,把石榴树的叶子吹得哗哗响。傍晚时,一个穿着工装的汉子撞开了岐仁堂的门,他浑身是泥,额头上渗着汗,捂着嘴直哼哼。

“大夫,救命!牙快疼死了!”汉子嗓门粗,说话却含糊,像含着颗石子。他是工地的钢筋工张建军,下午在脚手架上捆钢筋,突然一阵牙疼,疼得他差点从架子上摔下来。

阿青扶他坐下,只见他左边的牙龈又红又肿,嘴唇都肿得翘起来了。“疼起来跟针扎似的,一阵一阵的,”张建军吸着凉气,“刚才在工地喝了瓶冰水,稍微好点,可过会儿又疼,比刚才还厉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钰尔尔

我四叔是朱元璋

逍遥御风

网游之蛮族大帝

青木与辰

我在魔兽世界造氢弹

神色淡淡的加斯戴比

醉酒夜!被京圈大佬揽腰亲到红温

我不喝白粥

炽热亲吻

二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