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肖承功的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工作……,四合院局外人,高夫,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负责财政的常务副区长赵敏也眉头紧锁:“王区长说得在理。钱袋子必须捂紧。光那两个报告就花了100万美金加200万人民币!这还只是‘纸’!

后续研发合作,孙教授提的那个‘产学研’计划,初步算下来又是几千万人民币投进去!这钱砸下去,几年内都听不到响啊!

现在社会上都在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我们倒好,反其道行之,把大把的钱往‘导弹’(基础科研)里扔?”

肖承功耐心地听着,等大家把担忧都倒出来。他拿起孙教授报告中的一页,指着上面关于周边煤质和煤层气的数据:

“王区长,赵区长,你们的担心我都理解。求稳没错。

但只靠水泥和旅游,能解决我们23万人的长远饭碗吗?

能支撑起‘万盛’这个名字吗?水泥有市场半径,旅游有季节性,抗风险能力弱。

我们脚下的煤是枯了,但綦江、南川、桐梓的煤呢?孙教授说了,储量够我们干几十年!

关键是,我们不能只当‘二道贩子’卖原煤!那跟过去挖煤卖煤有什么区别?附加值最低,污染留给自己!

煤化工和电力,就是把‘黑煤’变成‘白金’的炼金术!技术门槛高?这正是壁垒!别人一时半会学不来,我们才能有定价权,有长久的饭吃!”

他转向赵敏:“赵区长,钱的问题,更要辩证看。那1.5亿美金躺在账户上是安全,但安全不能当饭吃!

它最大的价值就是用来投资未来!你说研发投入大、见效慢?我承认。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没有自己的技术,我们永远受制于人,永远只能喝点残羹冷炙!

‘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是谬论!是短视!我们万盛,就要做那个敢于‘搞导弹’的!

这5000万研发合作资金,不是扔水里,是给万盛的未来买保险,是给全国那些快揭不开锅的选矿、勘探、深加工专业的学校和研究人员雪中送炭!

他们活下来,搞出成果,受益最大的就是我们万盛!”

老书记一直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深邃。他掐灭了烟头,声音不大,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

“承功同志的话,有魄力,也有道理。我们万盛,过去靠资源吃饭,现在资源没了,难道就躺下等死?不行!

老一辈矿工流血流汗打下的底子,不能败在我们手里!转型,是唯一的活路!

这个转型,我看就两条:一靠科技,二靠实干!承功同志提出的煤化工和电力,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能吸纳大量就业,符合国家未来能源战略方向。

风险是大,但收益更大!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赞成!”

刘书记的表态,让天平彻底倾斜。王强和赵敏虽然仍有顾虑,但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是万盛破茧重生的唯一机会。

“我同意肖区长和刘书记的意见,”王强最终表态,“但具体项目规划和风险管控必须做细做实,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赵敏也深吸一口气:“资金使用,我会严格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用在研发和核心项目上。但肖区长,后续更大的投资,融资渠道必须尽快明确,光靠我们自己的钱,不够。”

肖承功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笑容:“好!班子思想统一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融资渠道我已经有初步想法,会后我们单独议。现在,当务之急是把架子搭起来!”

1994年1月初渝州主城 & 万盛 ……

思想的火花迅速转化为行动。依托两份沉甸甸的报告和班子达成的高度共识,一家注册资本金高达2亿元(实缴)的“万盛能源工业公司”在渝州主城火速注册成立。

经营范围雄心勃勃:各类矿业深加工、特种矿业深加工分离研究生产、煤化工综合研究生产、火力、水力循环环保发电研究生产……

肖承功马不停蹄,亲自带队或委托孙教授团队,与国内顶尖的矿业大学、化工大学、电力研究院等签订了厚厚一摞“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协议。

他“抠门”的名声在外,但在研发投入上却展现出惊人的魄力,近5000万人民币的研发合作资金如同甘霖,洒向那些在市场经济初期、因经费短缺而举步维艰的民用选矿、勘探、深加工研究领域。

这笔在九十年代初堪称天文数字的投入,被许多业内人士私下称为“救命钱”,硬生生托起了一个濒临断档的专业领域。

然而,蓝图有了,技术合作启动了,谁来把图纸变成现实?

尤其是技术要求极高、规模庞大的煤化工基地和配套水电工程?

肖承功想到了父亲麾下那支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央字头的“新兴建设集团”。

这支由十二万工程兵部队整体转业而成的国家铁军,正在秦岭深处执行着代号“cINtER”的绝密工程(其第一期资金就高达220亿美元,来源更是传奇——部分来自92年狙击金融大鳄索罗的“利润”)。让他们来万盛搞“小工程”?肖承功心里也没底。

1月4日晚上,肖承功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父亲肖镇的电话。电话那头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还在实验室。

“爸,是我,承功。”

“嗯,万盛的小肖区长,有何指示?”肖镇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但能听出关心。

“爸,您就别取笑我了。有件难事想请您…参谋参谋。”

肖承功把煤化工和电力项目的规划,以及寻求强力建设队伍的困境说了一遍,特别提到想找“新兴建设”,又怕人家看不上地方小工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肖镇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小子!思路是对的!拥军是好事,军民融合更是大方向!

什么小工程大工程?为国家建设出力,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出力,就是大工程!

新兴的人我熟,他们最佩服的就是有想法、肯实干的地方干部。

这事你别管了,我帮你问问。记住,跟人家谈,要实打实,拿出万盛的诚意和决心!”

“谢谢爸!”肖承功心中一暖。

肖镇的能量再次显现。1月5日清晨,几辆挂着军牌底色地方牌照的墨绿色安客大客车,风尘仆仆地驶入了万盛区。

新兴建设集团下属第三工程公司(新兴三建)的总经理周大勇,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带着军人特有气质的中年汉子,带着一支精干的工程师团队,直接找到了肖承功的办公室。

肖承功和老刘亲自在办公楼前迎接。周大勇利落地敬了个礼(虽然已转业,但习惯仍在),然后紧紧握住肖承功的手,声音洪亮:“肖区长!奉集团命令,新兴三建周大勇,率队前来报到!

首长(指肖镇)说万盛有好项目,有干实事的领导,让我们来看看,能搭把手绝不推辞!”

肖承功被这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扑面而来的信任感所感染,用力回握:“周总!太感谢了!欢迎新兴建设的铁军!快请进!我们详细汇报!”

接下来的两天,周大勇一行在肖承功、刘志远、王强等人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规划的煤化工厂址、拟筑坝的山区水库选址以及配套阶梯水电站的预设点位。

周大勇话不多,但看得极细,问得极专业。随行的工程师们更是拿着图纸、仪器,在现场不断记录、测量、讨论。

考察结束后的第三天,还是在区里那间朴素的会议室。周大勇开门见山,指着摊开的规划图:

“肖区长,刘书记,各位领导。项目我们看了,规划蓝图很宏大,也很有战略眼光。

技术难度有,但对我们新兴来说,啃的就是硬骨头!首长交代了,支持地方转型,军民融合,义不容辞!我们三建,接!”

干脆利落,掷地有声!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讨价还价(具体合同细节由专业团队后续敲定),只有军工人一诺千金的担当。

肖承功强压心中的激动,站起身,郑重地向周大勇伸出手:“周总!新兴建设的同志们!万盛二十三万人民,感谢你们!这份情,我们记下了!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做好保障!”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周大勇的大手再次与肖承功紧紧相握,“肖区长,刘书记,合同细节我们的人会和区里对接。我们只有一个要求:高标准,严要求,保质量,抢进度!要干,就干成标杆!”

不到五天时间,数份沉甸甸的施工合同正式签订:万盛能源工业公司煤化工基地一期建设、山区12座筑坝循环水库及配套水电站工程,由新兴建设集团第三工程公司总承包!

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新兴建设团队乘坐的大客车驶离,肖承功心中激荡难平。

万盛这艘资源枯竭的旧船,终于找到了新的引擎,挂上了科技与实干的风帆,在军民融合的强劲东风下,正式驶向了深蓝的煤化工与清洁能源之海。

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希望之光,已刺破阴霾,照亮了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

肖承功的“野心”,随着合同备案报告到了渝州和省城后省市两级领导,终于知道小肖区长的野心了,这小子想成为川贵鄂交界区十数个县的加工中心和电力供应中心啊!

果然不愧是大科学家肖镇的种,做事的眼光和布局相当长远。

渝州市的领导们更是看到了近期1-3年内填补越来越庞大的主城工业发展的电力缺口的“输电中心”即将慢慢成型。

更不用说报告书里庞大可见的高附加值其他工业产品开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秦逸飞官场之路

林枫染

撩上瘾!阴鸷邪帝娇宠狠唳诡医

浮默

末世:我打造无限血肉列车

三言

致力想要守护的世界

朝雾光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观祗

前夫跪求无果:千亿娇妻马甲又掉了!

以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