皙峳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锈蚀的听诊器,7路末班车,皙峳儿,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消毒水的气味像一把生锈的手术刀,剖开了临江港市第三人民医院废弃十年的腐尸。林深的皮鞋碾碎走廊地面的马赛克瓷砖,手电筒光束掠过剥落墙皮时,墙角蜷缩的身影让他后颈的汗毛突然炸开。

那具女尸保持着分娩的姿势,双腿分得极开,腹部被剖开的伤口里塞着半卷泛黄的病历。她的右手死死攥着个青铜铃铛,铜锈沿着指缝渗进掌心,在苍白皮肤下形成暗青色的血管状纹路。最诡异的是她的眼睑被人用医用缝合线缝死,线尾还挂着半片干枯的鱼鳞。

“林先生,现场痕迹科的人说,这是三个月内第三起了。”年轻警察顾言蹊的声音带着新兵特有的颤抖,警服领口被冷汗浸透,“和前两起一样,死者都是独居女性,死亡时间在凌晨两点到三点之间,现场没有打斗痕迹,门窗完好——”

“但这次有新东西。”林深蹲下身,手电筒贴近女尸紧攥的铃铛。青铜表面蚀刻的纹路让他瞳孔骤缩,那是三尾交缠的鱼,正是二十年前“双鱼巷连环凶案”现场遗留的图腾。当年七名失踪儿童的衣物上,都被人用鲜血画过同样的图案。

顾言蹊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您是说这个鱼纹?我们比对过数据库,二十年前那起悬案的档案里确实有相似图案,但当年的证物在三年前一场火灾里全烧毁了——”

刺耳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话。林深摸出翻盖手机,屏幕上跳动着“殡仪馆张师傅”的来电。凌晨三点十七分,这个时间来电只有一种可能。

“林先生,”电话里传来殡仪馆特有的阴冷嗓音,“您父亲的骨灰盒昨晚被人撬开了。”

手术刀坠地的脆响在解剖室回荡。张师傅说监控录像显示,午夜时分有个穿白大褂的人进入停尸房,用一把生锈的解剖刀撬开了骨灰盒。当保安赶到时,那人已经消失,只剩满地骨灰里散落着半片鱼鳞——和第三人民医院女尸眼睑上的一模一样。

林深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父亲林满江是二十年前双鱼巷案的主办刑警,在第七名儿童失踪当晚,突然从港口栈桥坠海身亡。警方认定是过度劳累导致的意外,但那年林深刚满十岁,记得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纸条上,用红笔写着“青铜铃,三尾鱼,找陈瞎子”。

“林先生?”顾言蹊的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您脸色很差,要不要先回去休息?现场这边——”

“把铃铛送去做光谱检测,”林深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重点检测铜锈里是否含有骨灰成分。还有,查一下近三个月死者的职业,有没有人从事过医疗相关工作。”

年轻警察被他眼中的血丝吓到,忙不迭点头。林深转身时,皮鞋碾到了什么东西,低头看去,是半张从女尸腹部病历里掉出的x光片。泛黄的胶片上,胸腔位置有个不规则的阴影,像是某种金属物件嵌进了骨头里。

他忽然想起父亲葬礼那天,骨灰盒入土前,他曾偷偷摸了摸骨灰,指尖触到过一块坚硬的碎片。当时以为是火烧剩下的骨殖,现在想来,更像是——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条匿名短信:“凌晨四点,港口废弃造船厂,有人等你。”附带的照片里,生锈的起重机吊钩上挂着个青铜铃铛,铃铛下方的阴影里,隐约能看到一双穿着老式警用胶鞋的脚。

顾言蹊的声音从远处飘来:“死者身份确认了,叫周美华,退休妇产科医生,二十年前曾在第三人民医院工作——”

后半句话被海风撕成碎片。林深盯着照片里的胶鞋,那是父亲当年最爱穿的款式。他摸了摸风衣内袋,那里装着父亲遗留的警徽,边缘还留着海水侵蚀的凹痕。

造船厂的铁门在身后吱呀合拢时,林深闻到了浓重的铁锈味。月光从破洞的屋顶漏下来,照亮了中央空地上的场景:七根锈迹斑斑的钢管呈北斗状排列,每根钢管上都缠着几圈鱼线,鱼线末端系着青铜铃铛。正中央的吊钩上,悬挂着一个用铁链捆成的人形物体,水滴不断从下方的塑料桶里溅出,在地面积成暗红的水洼。

“你终于来了,小深。”沙哑的声音从阴影里传来,带着海风特有的咸涩。一个佝偻的身影拄着拐杖走出,左脸覆盖着大片烧伤疤痕,右眼戴着金属眼罩,“二十年了,你还是和你父亲一样,闻着血腥味就凑上来。”

林深的手按上腰间早已不存在的配枪:“陈瞎子,你当年说父亲的死和双鱼巷案有关,现在又搞这些把戏——”

“把戏?”陈瞎子掀开眼罩,空眼眶里蠕动着几条细小的银鱼,“看看你父亲留给你的东西吧。”他用拐杖敲了敲中央的铁链,金属碰撞声中,悬挂的物体突然散开,上百片青铜碎片哗啦啦坠地,每片碎片上都刻着半条鱼纹,拼起来正是三尾交缠的图腾。

而在碎片堆里,躺着半枚泛黄的指甲。林深认出那是父亲左手无名指的指甲,十年前他替父亲收拾遗物时,曾注意到这个指甲边缘有被利器划过的痕迹——就像有人用刀刻过什么东西。

手机在这时响起,是顾言蹊的来电。年轻警察的声音带着哭腔:“林先生,第二殡仪馆传来消息,当年双鱼巷案七名死者的骨灰盒,全部被人撬开了!每个骨灰盒里都放着半片鱼鳞,还有……”

“还有半枚青铜铃铛。”林深盯着地面的碎片,突然发现每片鱼纹的尾部都有个小孔,连起来正好组成七个不同的坐标。他想起父亲当年的笔记本里,曾画过临江港市的地图,七个红点沿着长江支流排列,像极了北斗七星的形状。

陈瞎子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浑浊的痰液里混着几片银鱼的鳞片:“二十年前,你父亲在第七个孩子的胃里发现了这个。”他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半枚锈蚀的青铜铃铛,“他们想掩盖的,是长江底下那座沉了三百年的祠堂。”

远处传来警笛声。林深捡起一片刻着坐标的碎片,突然注意到碎片边缘有新鲜的切割痕迹。陈瞎子的笑声混着海风传来:“他们来了,带着二十年前那艘船的锚链。小深,去查查周美华的x光片,她胸腔里嵌着的,是你父亲警徽上的五角星。”

警灯的红光穿透造船厂的破窗时,陈瞎子已经消失不见。顾言蹊带着一队警察冲进来,手电筒光束扫过满地碎片时,突然有人惊呼:“这里有字!”

在中央的水泥地面上,用骨灰写着一行小字:“第七个孩子,在钟摆里。”字迹未干,旁边还散落着几缕银白色的发丝——属于陈瞎子的发丝。

林深摸着口袋里的警徽,突然想起父亲坠海前那晚,曾偷偷带他去过港口。月光下,他看见父亲蹲在礁石上,用小刀在警徽背面刻着什么。当时他太小,没看清刻的是三尾鱼,还是北斗七星。

当法医将周美华的尸体推进解剖室时,林深收到了光谱检测结果:青铜铃铛的铜锈里,确实含有骨灰成分,dNA比对显示,属于二十年前双鱼巷案的第一名死者,王小雨。

而周美华的x光片报告上,那个嵌在胸腔里的金属物件,经鉴定是半枚青铜铃铛的碎片,碎片边缘的纹路,正好能和陈瞎子拿出的那半枚拼合。

凌晨五点,林深站在父亲的墓碑前。新烧的纸钱在风中飞舞,他忽然发现墓碑底座有道裂缝,裂缝里卡着半片鱼鳞,和案发现场的一模一样。

手机震动,这次是条彩信。照片里,某栋老式居民楼的天台边缘,坐着个穿白大褂的人,手里举着个青铜铃铛。镜头拉近,那人转过脸,露出左脸的烧伤疤痕——和陈瞎子一模一样,只是更年轻,年轻到像是二十年前的样子。

警笛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从市区方向传来。顾言蹊的电话紧接着打进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恐:“第四起案件发生了,这次的死者……是陈瞎子!他的尸体被吊在长江大桥的路灯上,手里攥着个铃铛,铃铛里装着七片鱼鳞,每片鱼鳞上都刻着当年失踪孩子的名字!”

林深盯着墓碑上父亲的生卒年,1975-1995。1995年,正是双鱼巷案结案的年份。他忽然想起陈瞎子说的“长江底下的祠堂”,翻开手机地图,沿着七个坐标连起来,正好在江中心形成一个双鱼图案——那里,正是1995年父亲坠海的位置。

夜风带来隐约的铃铛声,像从江底传来。林深摸出父亲遗留的警徽,背面的刻痕在月光下清晰可见,那是七个小字:“钟摆停时,第七人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耕种姨妈肥沃的土地的小说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楼梯间的秘密by柏川赵景明

御云悠悠

一母四女共一婿全文免费阅读

德三岁

修真教授在校园小说免费阅读

一也儿

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

缘圆円

三个叔叔齐上阵的拼音

岁月炼心